战疫进行时 | 战“疫”故事①:组织有力量,抗疫勇担当

发布日期: 2022/03/09  投稿: 王武    部门: 组织人事部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校园秩序,全校师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情是一场大考,每个人都是答卷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筑牢阵地堡垒,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优势,切实增强组织力,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共同战疫,一起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疫情一线锤炼年轻干部

从召回师生返校核酸检测,到校园封控管理,这场疫情之战远比大家想象得要困难得多。物资分发、核酸检测、人员安置、思想安抚、后勤保障等等,都在向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上大人发出动员令。大战大考,干部必须走在前、作表率,疫情防控工作是考察干部的试金石。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人事部选派了近百名年轻后备干部奔赴一线,担负重要的组织协调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包干联系封控区域和隔离点,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哪里有啃不下的硬骨头,哪里就是他们的主阵地。机关党委成立了机关青年突击队,短短时间就有150多名同志报名,紧急任务发到群里,一个个“我可以”、“我去”、“+1”、“我报名”的回答,蕴含着青春的担当。有的同志在服务的意向里写下了“服从组织安排,诚接任何急险重任”。青年突击队队长高荣飞同志在群里说的最多的是“手机开机,随时出发”。在外挂职的同志也牵挂着学校,为学校筹措抗疫物资。春季学期的提前,学校教务部、研究生院会同学工办(武装部)、信息办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保障线上教学。年轻的辅导员们,扑在一线,义无反顾,累了不敢睡,一刻不松懈,一封《致辅导员的一封信》,道出了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只因为你是党员,为人民服务是你的信仰;你是辅导员,爱生如子是你的初心”。




志愿服务彰显“青椒”仁心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课上授课、课下服务。在没有课的日子里,青年教师们把师者的大爱用双手传递。面对学校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学校组织人事部、青年教师联谊会第一时间联合东区各二级党组织积极发动东区青年教师们参与到东区防疫物资分发、核酸检测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社会学院等近80位青年教师组建的一支“青椒”志愿者服务队伍,展开了物资保障的接力赛,他们与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把物资分发到师生的手中。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任重老师第一时间报名,带领学院青年教师在分发完物资后,默默地把剩余的物资整理好、打包放置在学院大楼,并继续安排好志愿者做好后续发放工作,为紧张的后勤保障工作解决了一些后顾之忧。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道源、朱启宽、蓝梓桀等积极主动报名参加了转运集中隔离人员的紧急任务。他们中有的刚备好上课的课件,有的刚分发好学院的防疫物资,顾不上休息就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这些老师最常说的是“这没什么”“这就一点小事”,但就是这一点一滴的爱心,汇聚成了众志成城之河。校青联会招募的另外一支青年突击队,在乐乎新楼发出“大白”志愿者需求后迅速响应。体育学院王长琦老师率先穿上“大白”协助清理垃圾,下午又和孙岩老师一起协助搬运480箱饮用水。第二天体育学院朱侨宇、柴承军以及教务部的周璘老师接力加入,为乐乎楼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提供了较大的帮助。面对群里大家的点赞,孙岩老师说“就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周璘老师说“谢谢,应该的”,转身自己就捐赠了5000个N95口罩。

在这里,师生们并肩战斗,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战友,曾经戎装的退伍大学生们,橄榄绿套上“大白”,送饭、处理医废、摆渡物资、核酸检测等,义无反顾、勇毅前行,疲倦的身影令人动容,年轻的身躯扛起守护校园的责任。




党旗高扬凝聚先锋堡垒

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向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师生党员发出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各二级党组织也纷纷成立临时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党员突击队等。3月3日凌晨,200余名本科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迅速加入本科生党员服务队,在新世纪片区开展核酸检测秩序引导服务、配送饮用水、摆渡物资等,用小喇叭向大家宣传校园最新防疫规定。三校区研究生建立近百个党员先锋队,参与核酸检测志愿者、物资发放志愿者、临时居住点志愿服务岗、信息统计志愿者、网格化管理一线等服务。经济学院党委以“新冠防控云支部”为枢纽,成立青年师生党员参加的“抗疫突击队”,积极开展物资发放等志愿服务工作。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成立22名教师组成的党员先锋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20名青年教师组成的服务队,保障师生生活物资第一时间到位。钱伟长学院学工团队除做好本院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外,还积极协助南区疫情防控工作。法学院党政班子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网格化管理,学工团队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时刻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后勤保障部益新楼经理老党员潘依娜,带领近50名一线员工,不顾劳累,连续六天坚守岗位,每日累计服务8000余人次。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隔离区的教职工们在安顿好后,在组织处的指导下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划分了小组,开始了内部的“自我管理”,落实隔离要求、分组进行核酸检测、统计反馈需求信息等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组织的力量和党员的担当。临时党支部书记刘老师把支委群命名为“天行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信上大人同心抗疫定能共克时艰。




窗外春已至,待阴霾散去,与君携手共赏玉兰花开。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我们的校园,我们一起守护!

(在文稿的编辑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校园各处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在一线、在后方默默奉献的同志们为疫情防控工作而努力,一并向他们致敬!欢迎大家继续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