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校园往日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为防止疫情扩散,我校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闭环管理。钱伟长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迅速搭建网络联控机制,带领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程按规定统一进行防疫统筹部署。学院学工团队第一时间驻扎南区2号楼钱伟长书院,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属地片区的指导和协调下,及时应对并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全院师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通力配合,在战疫的考验中充分展现了伟长人的使命与担当。
闻令而动,严防严控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接到学校通知后,钱伟长学院第一时间形成由“校内学院主体”与“南区书院实体”有机联动的南区书院疫情防控工作组,由学院书记吴蔚和院长周全牵头,共同指导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沈青松带领全体辅导员驻扎在南区书院,坚守岗位,不舍昼夜,在原有的“年级-班级-学生”纵向管理模式基础上,强化“楼长-层长-寝室长”的横向管理机制,构建“矩阵式”二维管理模式,并有效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解决学生诉求,保证疫情期间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钱伟长学院学工团队在学校南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统一调配下,对南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和南5、南11的驻楼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钱伟长学院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书记苏英作为D楼五楼网格化管理小组长,主动为学院老师取餐,并落实好隔离期间学院教师的日常生活服务保障。
钱伟长学院学生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顾艳霞的带领下,带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此关键时期积极行动、主动担当,争做学院、书院的守护者,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紧张形势,一些学生难免会有着急和焦虑情绪,为此学院团委组织了线上文艺展示、“书信漂流”、体育打卡、“云自习”等一系列活动,以缓解封闭管理给同学们带来的心理压力。
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核酸采样,不漏一人
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按照学校要求,在3月2日晚第一时间通知师生“应回尽回”,排摸师生数据,连夜组织全院师生完成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切实做到“全员核酸、不漏一人”。
在南区书院,学院辅导员与社区管理员、班团干部同心协力,带领学生顺利完成每次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起床做核酸啦!”“滴!卡识别成功……”“请紧跟队伍……”……每次核酸检测之前,总能听到学院老师和志愿者们温暖、及时、贴心的提醒,而身在其中的每一位伟长学子们,也总能做到自觉、主动的响应号召,协助医护人员减少人员聚集、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学院师生通力配合,通过“先分年级,后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对每位学生的精准管理,及时反馈学生活动轨迹以配合学校流调工作,并对重点寝室实施临时封闭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平稳有序。
志愿服务,同心同行
疫情防控战也是一场后勤保卫战,校园里、宿舍楼里,总能看到这些人的身影:送水员每天马不停歇地逐层将饮用水送到学生寝室;保洁阿姨定时维护每一平米公共环境的卫生;食堂员工每日高强度工作只为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吃上一口热腾腾可口的盒饭;宿管阿姨们留守宿舍楼,承担了人员进出管理、物资分发、宿舍安全和卫生管理等多项工作……他们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为师生们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这些,伟长学院的师生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为分担后勤压力,协助防疫工作,钱伟长学院依托学生党支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学院党员、积极分子、学生骨干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活跃在南区和宿舍楼宇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中有的志愿者负责采买餐饭和水果,有的志愿者负责协助社区阿姨登记学生进出大门信息,有的志愿者帮助处理楼内的生活垃圾,有的志愿者帮忙分发配送物资,有的志愿者积极协助老师解决临时突发情况,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在各个角落,温暖了整个南区钱伟长书院。
时刻在线,“云端”成长
原定的冬季学期考试因疫情防控原因延迟,春季学期的课程也以线上授课的形式提前开展。尽管隔着屏幕,老师们上课的热情、专注,同学们投入课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却异常高涨,在这段特殊时期,学院师生在不约而同地共同营造着“学习共同体”的氛围,努力将这次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进行线上交流,钱伟长学院学生会学术部的同学还组织了“线上自习室”、“线上答疑”等活动,帮助大家高质量开展线上学习。辅导员们也不忘提醒学生按时上课,保持身心愉悦和健康的生活作息,注重劳逸结合,共同抗击疫情。全程导师们也无时不刻不牵挂着同学们,关心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
青春洋溢,多面魅力
封闭管理期间,大家或是在朋友圈或是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日常生活、精彩与感动。
感谢坚守,守护平安
感谢每个人的坚守与付出,
让我们平安度过特殊时期。
所有在沉寂中积蓄的能量,
必将会迎来最绚丽的绽放。
让我们携起手来应对疫情,
守候属于上大的春暖花开。
(撰稿:熊艺璇、高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