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党建引领社会动员的工作部署及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发挥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国际部党委面向全体党员,号召大家主动下沉一线,到对口联系或所在社区参加防疫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接受居村党组织统一指挥,在疫情排查、小区封控、群众服务等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疫情期间,国际部党委全体成员一直坚守在学校,做好疫情期间国际师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同时确保国际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各支部热烈响应,全体党员迅速到社区报到,并积极参与抗疫活动。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杨昱华老师,居住于宝山区经纬城市绿洲。小区2+12管控期间,加入志愿者小组,服务小区两千多户居民约8000人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参与维持秩序、帮助扫码、相关信息收集等工作。她说“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社区的抗疫活动,深深感受到基层组织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付出。当时天气还很寒冷,一天站下来,腿脚有些发麻,手指也冻僵了。但我看到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叫苦叫累,都非常耐心地帮助居民进行检测。医生的大白服里只穿了一件短袖,他说是临时被通知过来工作的,还没来得及换衣服。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一口水都喝过,午饭也没来得及吃。我们都心疼地对他说,太辛苦了,他摆摆手说,习惯了,只要小区安全就好。在检测过程中,居民们也十分配合,互相谦让。高龄老人,腿脚不便的人士,孕妇宝宝等都受到了优待。我衷心希望通过全员的努力,上海早日恢复正常状态,让我们早日享受春暖花开的时光。”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顾琛老师,居住于静安区。3月26日社区启动新冠病毒抗原自测,作为社区志愿者,负责恒源大楼两层楼面的抗原自测工作。包括上门发放抗原自测材料,指导居民操作并回收结果。她说:“之前小区封控全员核酸时,我还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隔离,未能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当时还觉得挺遗憾的。后来解封回到家,遇到26日抗原自测,需要志愿者,我很积极地报名了。当时就是觉得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理应为社区贡献一点力量,而且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适合上门指导居民自测操作方法。我很乐意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防疫任务,减轻基层社区工作者的重负。而且居民们也都很配合,这让我感受到上海市民的高素质,也坚定了我们此战必胜的信心。“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何二林老师,居住于宝山区。学校的封控管理一结束,前脚返回社区,后脚就加入了社区志愿队伍。3月18日帮助社区完成人员的核酸检测服务,3月26日帮助社区发放核酸抗原检测,协助社区人员完成抗原检测。她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义不容辞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中国之魂。”
国际教育学院行政党支部党员金祺老师,居住于嘉定区沥苑小区。3月28日晚刷到社区云公众号关于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时,立即放下饭碗赶往小区居委登记报名。当晚与村民小组长、区相关部门同志3人组成分发小组,负责70户的上门分发及回收。他说:“我们负责的区块内都是独栋住户,大多数住户建有围墙,不少住户为外来人口的出租户,还有不少与子女分住的老年人已早早闭户休息。为了不让一人漏检,我们挨家挨户敲门,喊醒住户下楼领取试剂盒,认真做好登记,并针对独居老人耐心指导自我检测方法。从物资的清点搬运、上门分发、核实登记到自测指导,在完成了70户共231剂试剂盒的分发后已经是深夜23点,身着全套防护装备早已汗水淋漓。虽然很疲惫,但“关键时刻,党员先上”的志愿精神一直在心里,会继续参加小区的后续抗疫志愿者服务。“
国际合作处党支部党员刘坤坤老师,居住于宝山区锦秋花园。接到小区抗疫志愿者招募通知,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并参与小区志愿活动。帮助小区发放志愿者防疫物资及居民区核酸检测试纸,并指导居民使用试纸,耐心细致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她说:“学校封控期间,大家互相支持,互相照顾,留下了多少感动瞬间。准封闭期间,我们居家办公,一直待在小区里,总想着能为小区做点事情。“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整个上海都面临疫情压力的时候,社区的服务供给能力有限,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一起努力,守护上海,守护我们的家园。我跟支部的几位同事一起加入了小区的志愿小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抗疫志愿活动不是儿戏,前面我们在发放抗原检测试纸回收时,就有小组的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社区很快出动人员,启动了应急措施,当时所有志愿者都倒吸一口冷气。责任在肩,危急时刻需要我们挺身而出,更需要我们全身而退。每次参加任务都要仔细再仔细,一定先做好自身防护,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