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7时17分,85岁高龄的会员吴益敏老师在微信群里求助:因疫情封控,物流不畅,求医买药困难,希望委员会协助购买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的常备药倍他乐克。一时间,得知消息的会员们纷纷行动,展开了一场特殊时期的寻药爱心接力。
最先看到消息的王文老师建议通过上海大学校医院的会员协助解决买药问题,委员会副主委张梅立即@校医院的各位会员,得到的反馈是校医院会员部分被封闭在学校参与抗疫,部分被封控在家里,即使在校医院买到了药,也无法配送。委员会主委周丽昀在仔细了解了吴老师需要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后,建议一是找居委会通过志愿者代购,二是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购买,送货上门,并详细介绍了线上问诊买药的流程。王文、张梅两位老师立即启动通过线上买药程序,得知互联网买药要求近3个月有此药的门诊配药记录。吴老师没有门诊配药记录,无法从互联网医院配吴老师需要的药。

与此同时,一支部主委华子恺也在利用自己的医疗资源紧急联系相关医院解决吴老师急用的药物。他首先联系了徐汇区中心医院,得知中心医院有短效的倍他乐克,和吴老师这个长效的不太一样,药效低(需要吃两粒),他们可以配,但是要找个快递小哥送。接着,华老师又联系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得到的反馈是该医院有这个药,但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配,且无法配送。得到以上信息后,华老师决定,如果能配到药,自己想办法把药取回来送到吴老师所在的小区。于是,华老师把信息发到了微信群,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最好还是尽可能买与吴老师平时服用的药一样的长效倍他乐克,互联网医院配药因吴老师没有该医院的门诊配药记录无法实施。

一支部委员王秀梅老师与吴老师住同一小区,得知吴老师的困难后,王老师一直忙碌着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眼看线上配送的方案无法实施,只能走线下配药流程了。离吴老师家最近的医院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王老师首先了解了第十人民医院的情况,着手帮吴老师预约第十人民医院的门诊,但发现预约就医的人非常多,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吴老师年事已高,没打过疫苗,长时间排队风险很大。于是,王老师决定让吴老师开出门证,王老师作为陪同人员亲自驾车出去陪吴老师找尚在营业的药店买药。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15日19时47分,华子恺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吴益敏老师的药都买到了!王秀梅老师陪吴老师去国大药房大宁店,买到了倍他乐克,同时在另一个药店雷允上药店买到了另外两种药。此时离吴老师在群里求助过去了约24小时。看到这一消息,会员们一颗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民进上大委员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对外肩负着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责任,对内互帮互助,把家的温暖送给每一位需要的会员。家中长者有难,我们责任在肩,义无反顾!疫情期间的这件小事,彰显了民进上大委员会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祝福吴老健康长寿,祝愿笼罩在上海上空的疫情阴霾早日散去。上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