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学习两手抓,大“家”小我并肩走——让通信“最美橄榄绿”成为校园最靓丽的风景

发布日期: 2022/05/10  投稿: 梁鑫鑫    部门: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昔日,他们守家卫国,不怕流血流汗;今日,他们脱下军装,军人风采依旧。他们能吃苦、冲在前,是抗击疫情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肯钻研、勤耕耘,是活跃在各大竞赛平台中均绩3.8+的佼佼者。他们就是通信学院“最美橄榄绿”成员——张琦、何豪。



勇毅担当,换身白色“战袍”的战士

4月12日临近中午,正当张琦、何豪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学期期末考试做准备时接到电话,“学校有同学核酸检测出现异常,需要重启橄榄绿抗疫突击队,你们是否愿意参加?”一边是复习进度未半的小我,一边是需要自己去抗击疫情的大“家”,张琦、何豪虽面临备考压力,但依旧毫不犹豫,“当然愿意!”匆匆收拾了一些个人物品以及复习资料,两人便前往体育馆集合。

与之前突击队工作相似,张琦、何豪需要配送一日三餐、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分发抗原、回收垃圾、转运及处理特殊情况的学生。当被派驻到没有电梯的楼宇时,他们的工作量更是翻倍,仿佛回到了新兵连的训练生活。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两人已然全身湿透,贴身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昼夜不歇,战“疫”归奋斗不息的学生本色

与之前经历不同的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张琦、何豪回到体育馆,简单洗漱完毕便又要开始“脑力劳动”。他们说:“相比其他同学,我们每天的复习时间非常有限,志愿工作完成后的夜晚是我们一天中最宝贵的个人时间。”尽管面临了抗疫与考试周的双重压力,但他们思想上从未有过松懈,困难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促使他们将部队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战斗精神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

夜晚的体育馆不仅仅是橄榄绿的临时宿舍,更像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图书馆,所有的战友们都十分刻苦和自觉。“几年军旅生活教会了我不怕苦、不畏难,办法总比困难多。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何豪分享到,“通信学院的橄榄绿们考试课程比较相近,所以我们组成了‘通信学院橄榄绿临时复习小分队’,遇到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这样的复习战略使我们的复习效率大大提高,也培养了我们浓浓的战友情。



义不容辞,关键时刻亮身份的“橄榄绿”

辅导员严思远老师问他们:“在考试周这样的特殊时期,为什么你们还愿意暂时放下自己的复习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大白的工作中去?是什么激励了你们?”张琦、何豪答道:“说句心里话,在疫情与考试周并行的这段时间,我们也会感受到工作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但一日当过兵,终身是战士,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橄榄绿就得站出来!”

能文能武,力争全面发展;以身作则,凝聚榜样力量。张琦、何豪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展现出了坚毅、担当、奉献、自律的精神品质,在新征程上为新时代青年们“导航”。

其实,张琦、何豪只是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志愿者们的一个缩影,还有刘涛、王宏伟、徐默然、黄俊林等一批橄榄绿志愿者们都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挥洒汗水,书写青春最华美的篇章。



从戎与拾笔,他们用勇毅和奋进向我们展示了:召必回,战必胜,脚踏实地实践、服务、奉献在每一个需要我们的角落,坚实地走出自己的青春之路。相信在每一个上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共克时艰,共迎春暖花开。(图文:严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