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上海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核电厂隔震结构技术高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聚焦强地震作用下核电厂安全性的背景下,围绕核电厂减隔震技术、先进试验及分析技术、核电厂结构场地选址等议题进行研讨。上海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旭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夏祖讽,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西川孝夫,国家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厂址与土建部主任潘蓉研究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结构所所长李韶平教授级高工,日本藤田技术中心冯德民主席研究员,上海市核电办公室朱军民处长,上海大学创新管理部副部长施鹰教授,土木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杨骁教授,系副主任张孟喜教授,以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地震局工力所和其他科研院所及我校相关人员共60余名代表参与本次论坛。会议由上海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核电站隔震减震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文光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旭欢迎致辞中介绍了上海大学的基本概况和历史沿革,并代表上海大学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国内外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在上海建设一个世界一流水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核能全产业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先进核能创新中心、推动先进核能技术成为中国高端能源出口的新名片的背景下,此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
论坛上,国内外代表以核电安全形势、减隔震技术、工程应用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上海核工院夏祖讽大师对新型核电厂在强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西川孝夫教授介绍日本核电抗震基本情况、新潟及311地震中核电站破坏情况、核电厂在地震强震记录情况;潘蓉研究员介绍了核电厂模拟地震作用的混合控制试验,与会的其他嘉宾也介绍了当前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能相关的研究学术报告。在嘉宾的单独学术报告之后,刘文光教授主持了与会嘉宾的自由讨论环节,专家就核电厂结构减震的经济性、核电厂结构抗震新技术及先进试验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核电厂隔震结构技术高端研讨会”为核电厂抗震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学术意见、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未来合作。对我校核电站结构减震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助力上海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冯祎鑫,图/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