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自学院杨绪勇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日期: 2019/02/26  投稿: 王智渊    部门: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我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绪勇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Trifluoroacetate induced small-grained CsPbBr3perovskite films result in efficient and stable light-emitting devices.”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8425-5。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大学16级硕士生王浩然和吉林大学张晓宇博士,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Andrey L. Rogach教授。上海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铅卤化钙钛矿作为下一代平板高清显示的新选择之一,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有机无机杂化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性能最为优异,但是其较差的湿热稳定性阻碍了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商业化进程。相比而言,全无机钙钛矿,由于更为出色的湿热稳定性,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铯基钙钛矿较难控制的结晶动力学和严重的离子迁移成为限制该体系应用的瓶颈与技术关键。

杨绪勇教授团队首次采用三氟乙酸铯作为一种新的铯源构筑全新的钙钛矿前驱体,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基于全无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操作寿命超过了250 h,得到了目前报道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最长的器件操作寿命。该研究结果为钙钛矿器件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该体系在商业化应用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