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0周年和新上海大学组建25周年共同的纪念日。发掘红色资源多方优势联动,探索思政教学跨界构筑平台,一个融红色文化学术研究、思政实践、宣教陈列、文物征集、文创研发为一体的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上午在市委宣传部举行成立大会。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严爱云,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分管领导闵辉,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旭,北京大学毛泽东管理思想高级研究班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张显龙,上海市委宣传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上海红色纪念场馆负责同志以及本市新闻、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院战略合作单位的代表,上海大学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主持大会。
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是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由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上海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她也是全国首家由地方党委、党史研究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四方携手联创的红色文化研究院,未来将成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首先,四家单位代表共同为研究院隆重揭牌。随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为张黎明教授颁发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聘书,为忻平教授颁发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聘书。张黎明教授介绍了研究院未来三年工作规划。文学院院长张勇安代表研究院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红色文化研究和思政教学。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潘敏希望合作方能够深入协作,资源共享,做好中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踏踏实实推动红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二是积极落实党中央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应跨前一步、主动作为,提前部署,充分依托文教结合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和合作机制,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引领,强化提升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用创新的理论,开放的思路,实际的行动,加快建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引领效应的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真正将红色文化传承和思政教育创新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对上海大学组建25周年和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成立后的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宣传发掘工程”框架下,全力整合上海革命历史资源,充分盘活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寻找遗留在外的档案资料。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既是上海的智库又是传播红色文化的平台,充分体现其理论学术研究、创新思政教学、宣传陈列展示、文物征集保护、红色文创研发等五大功能。
未来三年的工作规划具体包括:
■ 坚持正确导向 构建学术平台。始终把握红色文化“发声”的主渠道,协同全国著名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办学及专题培训,联合主办“红色学府”国际学术研讨会,增加自觉自信,用心资政育人,努力推进党的光辉历史和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激活红色基因 创新宣教实践。利用丰厚的中国革命历史资源和教育资源,研究院将与高校、党校合作开办“初心讲习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组织青年师生和志愿者自学、自编、自演,将一堂堂生动感人、新颖励志、短小精湛的情景党课、创新思政课送到革命圣地、伟人故里、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及社区。
■服务国家战略 实施主题展览。落实党和国家对外宣传战略,研究院将发起成立“全国红色学府场馆战略联盟”,实施“中共百年历程巡展”项目。
■拓展征集渠道 保护革命文物。有序推进寻找征集中共档案史料工作,探索革命前辈的初心之路。同时,重点征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请其亲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留下视频资料。
■遵循市场规律 开发文创产品。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大胆探索运营模式,利用革命历史资源和现代表达,与相关单位合作研发各类红色主题衍生的宣传品和生活用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策划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就是一所“红色学府”,以“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盛名蜚声中外,廖仲恺、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许多社会知名人士都曾在上海大学讲学。于右任、瞿秋白、邓中夏、萧楚女、李硕勋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都曾在上海大学任教和读书。1994年新上大组建成立后,我校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开展红色历史研究,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汇聚了一批党史党建领域的专家学者。
在新上大组建25周年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上海大学将以红色文化研究院成立为契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加强协作、资源共享、认真落实,扎实推进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将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师生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央视、央广、解放日报、文汇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都对本次成立大会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