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并发布了公报。会议期间,我校广大师生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及时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领会会议精神。
11月1日下午,上海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在党委书记成旦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的带领下,集体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回顾了建党历史,重温了入党誓词。并以“不忘初心,重回党的精神家园;牢记使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主题开展学习研讨。在研讨会上,领导班子还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内容,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学校要求各二级单位党组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意义深远,令人振奋,在上海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一、师生们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表示热切关注
经济学院副院长尹应凯谈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因此本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会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布局,吹响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号角,催人奋进、让人深受鼓舞。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赵士林认为:公报中有关“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论述,都使得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坚持从严治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家能力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把国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高等研究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张恒龙谈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六年来,党和国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判断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智慧,展示了“四个自信”,要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中去。”
社区学院辅导员薛赛男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才能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蓄积七十年磅礴之力,奋进新时代筑梦之途,十九届四中全会必然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强大的推动力。
计算机学院2017级本科学生邓壮谈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将迈上新的台阶。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功勋卓著,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是为“中国之治”奠定了制度基石。未来,波澜壮阔。累土不辍,丘山崇成,正是我辈青年为新时代中国献力之际,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社会科学学部2018级硕士研究生谢婧怡认为,“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创新、开拓前行,必将实现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为人类制度文明作出新的中国贡献”。
社会学院讲师、博士李朔严认为,“会议致力于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和日趋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次的会议决议进一步肯定了改革的方向和已有成果,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规划。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愈加彰显,中国国家治理将创造更多奇迹,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悉尼工商学院辅导员胡宇轩认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此次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也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创新、开拓前行,不断迈向“中国之治”更高境界,必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国家长治久安。”
二、师生们表示要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生命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付学认为,学习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只争朝夕的革命斗志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作为党员干部,一定深刻领悟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深学透,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创新工作方法,勤勤恳肯,踏踏实实,集中所有精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会岩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发展当前方位,我们要从讲政治高度深入学习公报精神,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教学标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教师,在传播先进文化与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素质的道路上,我们责任重大。应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更好地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社区学院辅导员廖香园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要议题,意义重大。从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要牢牢把握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方向,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把自己的专业与国家的需要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梦想,这是我们能够做到也需要努力去做到的!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马建建谈到,“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研究生专职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者,应当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己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上海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