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体育学院体育设施管理中心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下,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及时调整场馆的开放安排,同时加强场馆公共区域的保洁频次。随着防控形势的升级,中心关闭了所有场馆的对外开放,并不定期派值班人员轮岗并做好设备巡查和环境保洁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员关注工作,体育中心建立了从职工到区域主管、到中心办公室、再到学院的联系工作机制和一套闭环式的管理流程,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确保不漏掉一位职工。
就看似简单的每日一报工作来看,对体育中心而言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尤其是推行网络平台上报以后。因为体育中心共有11位在编正式职工、48位劳务用工人员,其中39位是退休返聘人员,他们年龄在60岁以上,而且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使用操作智能手机有困难,更不会上网登记注册,有的还不会打字、不会用微信。还有的职工家中没有体温计,也不会看体温计,平时也不与子女一起居住,无法准确上报体温。但中心各级主管认真负责,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打电话教,并自制操作视频在线教,劝说职工去购买体温计,同时联系职工子女手把手地教,终于使每位职工都能顺利按时完成网上每日一报。

目前,中心还有五位职工在外地(非重点地区),各级主管每天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进行联系,随时关注。游泳馆水质工方应成,因学校原定2月17日开学,根据外地返沪须自行隔离14天的要求,为不耽误开学游泳馆的教学工作,2月2日中午,当他风尘风尘仆仆的到达校门时,得知因学校疫情防控需要,他无法进校住宿。而当时他是搭老乡的车来的,返回老家的公共交通也不通。在此情况下,游泳馆主管吴斯明与中心办公室主任许汸,从学校的大局出发,耐心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想办法联系车辆返回安徽老家,最终他毫无怨言地踏上了折返之路,表现出较好的大局观和思想觉悟。
近期,中心积极采购和储备开学需要的各类消毒物资,为开学后的进一步疫情防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中心时刻准备着。(许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