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举行学工系统疫情防控教育“空中课堂”

发布日期: 2020/02/12  投稿: 富旭    部门: 学生工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返回


疫情防控是系统工程,前线医生进行诊断治疗,科研机构对病毒机理进行分析,大众群策群力做好防护都很重要。为落实中央和上海市防控工作部署,在坚决贯彻“三覆盖”“三个一律”的基础上,让学工系统工作人员和全体同学了解新冠状病毒(NCP)知识、学会防护、消除恐慌、形成共识,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组织开设了疫情防控“空中课堂”。在后勤保障部(校医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支持下,空中课堂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ICU副主任医师李先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亚、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滨等专家学者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也参与“空中课堂”,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2月8日至10日,举行了三场“空中课堂”,来自各学院的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一线辅导员以及相关部处负责人参与学习。空中课堂由孟祥栋主持。

课堂中,魏滨教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构造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的发现经过,从学理性的角度介绍了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治疗方式,明确指出当前切断疫情传播链是当前最有效途径,希望各位辅导员老师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居家隔离的重要性。

李先涛医生结合临床经验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分析,重点介绍当前冠状病毒的传播路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和主要检测指标等,详细讲解了科学防护的方法,着重强调了“口罩正确佩戴比选择何种口罩更重要”的理念,并亲身示范了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张亚老师对疫情蔓延的局势下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进行了分享,介绍了当前学生抑郁无助、悲伤反应、社交困难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希望各位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适度焦虑,并向各位分享了诸如保持生活正常作息、做些愉悦的事情、自我激励等许多压力应急反应调解方法。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与老师就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了提问,各位专家学者也一一进行回应。

聂清副校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感谢,并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学工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第一,要树立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必胜信心。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不仅要辩证认识当前的疫情蔓延局势,更要相信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被攻克;第二,要科学应对病毒。辅导员要不断学习疫情防护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好管控防护,避免聚集性传播,严格阻断传播路径;第三,要加强心理调适。辅导员要做好个人心理调适的同时,也要转变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方法;第四,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提升治理能力。各位辅导员要将疫情管控教育常态化、机制化,建立预警机制,完善治理能力。

上海大学疫情防控教育“空中课堂”的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接下来,学生工作办公室将开展线上本科生疫情防控教育,通过空中课堂、线上班会、自主学习三种方式,分层分类推进,覆盖全体本科生。做到疫情防控教育覆盖100%、具备自我防护知识100%,为疫情防控全局胜利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