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研制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版)》名单。该名单按学科分类,筛选依据为2016—201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的全文转载数据。公示时间为2020年3月10日至3月17日。在拟入选880位公示名单中,上海高校、党校、社科院及研究机构表现不俗,共有120位学者名列其中。
其中,上海电影学院陈犀禾教授、金丹元教授入选“艺术学”单元,张斌教授入选“总表”单元。
陈犀禾教授 198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系,是我国培养的首届电影学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影视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荣誉理事,电影学重点学科带头人,ACSS(亚洲电影研究学会)副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电影历史和批评、影视理论、中外影视的跨文化研究。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逾百篇,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及海外太平洋文化基金项目等多项。主要著作有《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等。近三年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的国家理论建设研究,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和中国电影发展研究,上海市哲社三大系列项目:新中国70年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和国家理论研究。在《艺术百家》等核心期刊发表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主旋律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等具有影响力的论文16篇。
金丹元教授是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学会理事、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影视美学、文艺美学、比较文化学。专著《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曾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奖、西北西南九省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奖。此外,还获国家教委及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各1项、省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优秀成果奖多项,并获宝钢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近三年来在《艺术百家》等核心期刊发表了《中国电影70年来之“一般”与建构中国学派的前提性思考》等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近10篇。
张斌教授作为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理论与批评、新媒体与影视产业、媒介理论等。曾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夏威夷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曼切斯特都会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访问交流。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两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十余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文化创意产业》等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一部、合著八部、编著两部,在《文汇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文艺报》等主要报刊发表大量影视评论,学术成果曾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学会奖论文一等奖(两次)与著作、教材二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艺术论文一等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电视剧评论二等奖、上海大学年度科研创新贡献奖(人文社科艺术类)高端论文奖等学术奖励,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获中共中央办公厅、上海市政府采用或主要领导批示。担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短片大赛选片人,上海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选片人,上海文化基金评审专家,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传播学学会会员。近三年承担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项目: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视剧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项目《“上海电影”:品牌重铸与进一步释放上海电影市场消费潜能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此外,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文宏教授入选“社会学”单元,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教授入选“中国语言文学”单元,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赵红丹副教授入选“工商管理”单元。
延伸阅读:上海大学六位老师入围“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版)”公示名单 https://mp.weixin.qq.com/s/KkBlIzQBEy_Y--MBW_rg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