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开启精彩第一课
———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培养自主理论创新人才

发布日期: 2020/04/10  投稿: 范春艳    部门: 经济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在全球战“疫”的背景下,上海大学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春季学期。伴随网上教学的逐步推出,一门独特的课程于4月8日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学子们正式见面。作为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首门课程,“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倡导的、我国自主理论创新的第一个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新结构经济学”为主要内容。该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主要以通识课的风格介绍新结构经济学的原理、方法与实践,包括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践应用(在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解读世界、中国及上海经济)。

4月8日,以“我与新结构经济学”为主题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第一季正式开启。参与本次课程的教师有: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聂清、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材课程与报告案例研发中心主任付才辉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课程团队所有成员。受疫情影响,本次课程通过线上ZOOM平台展开,老师们为了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相约在智慧教室为同学们开讲。参与本次课程的有40名选课同学,还有多名“蹭课”的同学,整个课堂显现了“60后、70后、80后、90后(教师)、00后(学生)济济一堂”的场景。

课程伊始,课程负责人尹应凯老师请同学们用1个关键词表达自己对本课程的期待,词云显示同学们迫切“希望”了解“新结构经济学”。



随后,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聂清致辞。聂清院长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发展。新结构经济学在上海大学的发展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祝愿所有同学在这门课学到不仅是理论和知识,而且是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在这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为创造、拓展新的理论做出贡献。并期待在40名同学中产生未来的经济学大师。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家”这一课堂提问,同学们的回答词云显示“林毅夫”呼声最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为本课程发来《林老师致上海大学学子的寄语》。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在课堂代读寄语。林老师指出,在国内有越来越多优秀高校的师生投入到新结构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的事业中,上海大学就是这些优秀高校的杰出代表。近年来,上海大学师生聚焦新结构经济学集中发力,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快速进步,呈现了“换道超车”的可喜势头。开设“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推进人才培养的一个务实举措。林老师祝愿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走近新结构、了解新结构,并立志为新结构经济学事业做出贡献”;希望同学们不辜负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学好新结构经济学,以新结构经济学来指导工作实践,贡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付才辉研究员介绍“新结构经济学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付老师通过几个故事勉励同学们对待学术研究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进而从新结构经济学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来解读新结构经济学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并分析了如何理解新结构经济学的结构革命。最后,付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期许,希望同学们能从现实出发,了解世界,用婴儿的眼光看待世界。从事经济学研究,青年学子可谓恰逢其时,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伟大时代。



随后,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介绍了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来龙去脉,包括研究院的诞生历程和发展展望,提出了研究院未来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规划。



最后,课程团队五位老师依次分享了“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故事”。尹应凯分享了“上海大学师生在新结构经济学领域的成果”;刘康兵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解读“新结构经济学是什么”;李武表示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来处理经济学问题有利于取得未来经济学发展的有利位置,希望同学们运用“经济知识+信息技术”,使得技能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理论上能“顶天”,技能上能“立地”,成为新结构经济学领域的优秀研究者;刘亚洲分享了自己和新结构经济学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新结构经济学为解读中国经济贡献力量;刘奎指出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期待与同学们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在一个又一个惊喜中圆满结束。同学们在课后提交的“我与新结构经济学”感悟中纷纷表示在第一课中收获满满,更对未来的学习满怀期待,将努力学习、潜心研究,不辜负林老师寄语中对同学们提出的“走近新结构、了解新结构,并立志为新结构经济学事业做出贡献”的殷切期望。



来自我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通信学院、文学院、图情档系、法学院等院系共40名同学选修了第一季课程,年级涵盖大一至大四,其中大一学生6名、有2名国际学生。



新结构经济学是经济理论创新的金矿,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达到“知成一体”的目标。2019年12月25日,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担任名誉院长,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担任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是研究院成立后的第一门课程,我校后续将推出其他“新结构经济学”相关课程,系列课程作为我校新结构经济学领域的务实举措,将为中国自主理论创新的人才培养做出“上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