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者,上海大学经历了全国文明校园复查考核,参与了一次重要的“考试”。
近日获悉,上海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复查合格,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多年来,上海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文明校园“六个好”为标尺,坚持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我们坚持正确的导向引领人、高雅的文化熏陶人、优美的环境培育人、感人的事迹激励人的文化育人理念。
多年来,上海大学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成就斐然。
上海大学于2011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2015年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11月,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4月,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11月,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复查合格。
自获得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以来,上海大学近年来又获得了一系列的文明文化建设成就:
2017年1月,“薪火相传 育人树魂 1922--1927年上海大学红色记忆传承项目”荣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7年3月,上海大学的“从大国方略到创新中国” 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
2017年8月,上海大学获得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11月,上海大学承办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赛,获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二,连续四次捧得“优胜杯”;
2018年度,上海大学参与完成的“入耳入脑入心,同向同行同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3月,上海大学“310与沪有约”海派文化传习活动荣获第四届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
2018年11月,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4月,上海大学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10月,溯园(上海大学博物馆)获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上海大学还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获批上海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全校师生秉持“自强不息”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致力于“追卓越、创一流”;人人都是“晨曦中的赶路人”和“更上层楼的攀登者”。
近年来,上海大学推进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是:
不忘初心使命,在“思想道德建设好”上下深功夫。上海大学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引领全国高校思政课程改革。钱伟长学院国旗卫士班在重要节日坚持举行“国旗下的成长”主题升旗仪式。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上海大学积极开展线上“云升旗”活动。学校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去年以来举办的“四史”主题展览《于洪流中——上海大学校史图片展》《体育使命的历史追溯与展望》《溯初心汲力量——浦东开发开放作品展》《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生平事迹展》等,使师生们深受教育。
班子团结有力,在“领导班子建设好”上下好工夫。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委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近年来,学校全面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改善了选人用人机制。
队伍素质过硬,在“教师队伍建设好”上下足功夫。完善了校内人才发展体系,打造“学科-人才-团队-平台”四位一体建设机制,重点实施“伟长学者计划”和“创新博士后泮池计划”。在抗击疫情期间,上海大学信息办主任许华虎教授团队,在2020年1月27至28日,仅用48小时就研发出了“健康之路”信息系统,并免费提供给国内10多所高校使用。
2020年11月,我校机自学院彭艳教授荣获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陈立群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近日,我校退休教师沈启华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坚持以文化人,在“校园文化建设好”上下大工夫。百年上大,历史光荣。我校大力实施校史工程,开展“百年校史千人讲”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以文化人,在传播传统文化中以美育人,在讲述上大故事中树立卓越形象,在校内外媒体上传播上大声音。近年来,我校依托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全国红色文化战略联盟、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等育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研究、创新和传承活动。编撰出版了《百年上大画传》《永远的校长》《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上海大学与现代名人》等文献与著作;打造了大师剧《钱伟长》和话剧《红色学府》等校园文化精品。
打造美丽校园,在“校园环境建设好”上下深工夫。近年来,上海大学致力于打造美丽校园、低碳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了一批高水平校园文化设施;积极推进精细化垃圾分类;大力推进AI应用场景及智慧校园建设,强化了校门管理,实现了人脸识别系统校门全覆盖;我校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去年以来坚持推行小份餐、半份菜,“小鸟胃”风靡全国高校,成为饮服行业的新风尚,并受到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加强阵地建设,在“活动阵地建设好”上下足功夫。上海大学加强了对于各类活动阵地的分类管理,筑牢舆论宣传和活动阵地。近年来,学校相继建设和打造了溯园(上海大学博物馆室外展区)、校史馆、钱伟长图书馆、钱伟长纪念馆、上海方言展示馆等重要文化场馆和育人平台。整饬一新的伟长剧场达到了A类剧场的水准。学校还抢救性记录和发掘革命故事,开展“讲述中国 见证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全国文明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新的一年,是“十四五”建设开局之年,建党百年献礼之年,一流大学建设赶超之年。上海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鲜明印记,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把全国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