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组织师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学校决定成立“上海大学‘互联网+’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领导、管理办法和激励制度的制定,负责大赛其他重要事项的审议和决策。

5月15日,组委会成立仪式暨大赛工作推进会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副校长汪小帆,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教务部、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工作部、国际部、国际教育学院、科研管理部、科技园区、环上大科技园、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对外联络处/校友办公室、部分二级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主持。


聂清副校长强调“互联网+”大赛作为高水平、高层级的竞赛是育人重要的平台。去年我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赛事实现了国赛金奖零的突破,但以赛育人、以赛促进教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关部门和学院要利用这一赛事积极搭建育人平台,努力开拓校友资源,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组委会的成立及组织模式的改革可整合学校各方力量,进一步夯实工作开展机制,促进我校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呈现上海大学人才培养新成效。
随后,教务部副部长杜晓庆介绍了组委会成立背景及我校的分赛道组织方案。组委会下设学院工作组、分赛道工作组、秘书处,主要负责大赛的统筹领导、管理办法和激励制度的制定,负责大赛其他重要事项的审议和决策。
接着,彭章友常务副部长主持了研讨交流,与会人员就分赛道组织模式如何高效运行进行了热烈探讨。科技园区总经理潘志浩强调要进一步细化激励机制,借助教师和社会科研力量深入挖掘资源,精心培育一批优秀的参赛项目。科研管理部常务副部长张新鹏指出要在项目培育过程中,善于发现不同项目的交叉联合,分赛道项目可互相观摩、沟通,互相激发,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廷云表示学院会加强组织动员,努力挖掘潜力项目,协调好每个赛道参赛项目。悉尼工商学院院长吕康娟提到学院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项目多但获大奖较少,期待今年创新组织模式,增强跨学院的交叉合作,争取在职能部处的大力支持下实现新的突破。
最后,副校长汪小帆进行了总结发言。汪校长要求要把握“互联网+”大赛组织模式改革的机会,加强部门和学院的联动,各分赛道分工不分家,要相互支持,共同提升赛事组织与培育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前谋划,提前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局面,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