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短片电影《无声的宣誓》荣获三大奖项

发布日期: 2025/04/22  投稿: 王超    部门: 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每一场宣誓都是力量的凝聚

有声的誓言铿锵有力

无声的宣誓坚定如山

由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协会主办的第七届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暨第六届亚洲华语电影节奖项名单发布,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出品,上海大学担任联合出品方之一的2024年原创短片电影《无声的宣誓》荣获三大奖项。

640.jpg

《无声的宣誓》获第六届亚洲华语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影片奖

640 (1).jpg

第七届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短片单元优秀影片奖

640 (2).jpg

幕后纪录片《星辰织梦的种芽》获第六届亚洲华语电影节纪录片单元优秀影片奖

640 (3).jpg

《无声的宣誓》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创,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师生共同摄制完成。影片聚焦于扶贫与支教两大主题,讲述云南大山里的听力障碍儿童在党员支教老师的指引下,跨越自身障碍,最终承继师恩,誓守信仰之光,用无声的选择践行着入党誓言的故事。

640.png

原创短片电影《无声的宣誓》主视觉

640 (4).jpg

《无声的宣誓》点映礼现场照片

《无声的宣誓》项目组自2024年3月正式启动,汇聚了导演、表演、摄影、戏剧影视文学等各专业师生。

“宣誓是掷地有声的,它承载着红色信仰。影片如何通过一个微小的切入点勾勒宏大叙事,打开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如何将这份红色基因注入主题表达,让‘宣誓’这一庄严仪式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张力,是我们在创作初期思考的两个命题。”影片导演潘晓斌说。

前期筹备阶段,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齐伟带领导演专业常务副主任杨洋、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教师张贝思、刘思等团队成员与导演共同完成创意策划,剧本易稿15次,精益求精。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带队赴云南保山拍摄,摄制组克服了路途险峻、海拔高、气低温等自然环境的挑战,精心布置拍摄现场,搭建学校、教室、教师宿舍等,真实再现了扶贫与支教的场景,最终呈现出感人至深的党员故事。

影片拍摄现场

640 (1).png

《星辰织梦的种芽》概念海报

短片电影《无声的宣誓》幕后纪录片《星辰织梦的种芽》由上海大学与上电影业联合出品,深度纪录了《无声的宣誓》从构思到诞生的全周期幕后故事。从策划架构、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历经120天,如上海电影学院名誉院长陈凯歌所说的,还原了影片在摄制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的专业水平”。

正如影片导演潘晓斌所说:“这部影片就像一颗种子,在许多人的共同浇灌下,自然地生根、发芽和成长,就像电影中那句台词‘种下了这颗种子,未来能够开花,能够结果’。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这种红色文化,在未来的创作当中做更多的作品,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用我们自己的一点点微小努力,汇聚成江河,奔流到祖国的怀抱。”

《无声的宣誓》不仅以艺术匠心收获行业认可,更通过创新传播与教育实践掀起红色文化传播新浪潮。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誓言 刻初心”宣誓日主题党日活动中,来自市委党校、部分高校、“党的诞生地”守护工程成员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党员代表共800余人参加了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的集体宣誓。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师生团队也在现场记录下集体宣誓的宏大场景,完成了《无声的宣誓》上海篇拍摄。

640 (5).png

2024年10月31日下午,《无声的宣誓》点映礼举行,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腾洲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四聋校师生以及来自各个共建单位的党员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共三百余人出席仪式。电影仪式现场,影片主创团队也分享了影片的创作思路和幕后故事。

此外,影片突破传统放映边界,走进公共空间,触达更多人群。影片(节选版)通过上海移动电视在地铁、公交、楼宇等多个线下地点播出;完整版影片走进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博党群服务站、“数字一大·初心之旅”会客厅,覆盖多元场景,进一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中共一大纪念馆将影片与《宣誓日》《宣誓!宣誓!》组成“宣誓”系列电影主题党课。微电影也走进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师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通过观影与主题分享,引导师生从专业创作视角感悟信仰力量,以实践行动传承红色精神。

640 (7).png

原创短片电影《无声的宣誓》不仅标志着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大学合作的一次圆满成功,更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生动典范。影片的拍摄与展播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深度传播,更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在教学实践、艺术创作和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上的重要探索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