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由上海大学期刊社、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学术期刊专委会联合主办,上海大学出版社期刊社青联会与上大期刊屋承办的“为青年编辑赋能——上海大学期刊社奋楫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蔡冠深讲堂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首次面向校外开放,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和同仁们,以及文理科期刊、图书编辑等出版领域的从业者齐聚一堂,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活动收获了广泛好评与热烈反响。

上海大学出版社期刊社党委书记杨密娣对校内外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在“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青年编辑的成长关乎学术出版的未来发展,出版社期刊社党委始终将青年编辑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将通过“奋楫论坛”持续为青年编辑成长赋能。
论坛特邀刘志强编审、王婧副研究员,两位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的出版领域资深专家进行主题分享。上海大学出版社期刊社青联会会长、上大期刊屋负责人吴领叶副编审主持论坛。

上海大学期刊社编审、《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刘志强以“编辑出版学课题申报的技巧与途径”为题,系统梳理了课题申报的关键环节。他指出,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行业实践,将“问题意识”作为提升研究价值的核心。通过案例分析,他进一步剖析了编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性和编辑学课题申请的注意事项,并鼓励编辑人员以学术研究反哺职业发展,增强行业使命感。

上海大学副研究员,期刊社办公室副主管王婧以“编辑出版学论文的写作经验探讨”为题,分享了在编辑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性、学术性、实用性等方面的建议,并通过详实案例呈现了编辑出版学研究写作的实践思考。结合个人研究体会,她建议,编辑出版学论文写作需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规范性、严谨性,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互动问答环节,与会者就“跨学科课题申报”“AI内容检测在编辑工作中的实用性”等展开深入讨论。与会者普遍认为,本次论坛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尤其对青年编辑突破职业瓶颈具有启发性。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位老师评价道:“两位专家的分享直击编辑学术研究的共性问题,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编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思路。”

未来,出版社期刊社党委将持续支持此类活动的举办,致力于打造编辑职业成长高质量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编辑群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推动编辑在学术研究领域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为科学办刊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