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九三上大委社员积极收看九三阅兵直播

发布日期: 2025/09/13  投稿: 阮望舒    部门: 党委统战部   浏览次数:    返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这隆重庄严时刻,九三上大委社员们或在工位上,或与同事、家人、朋友一起,观看实况转播,聆听总书记讲话。纪念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观后感言,兴奋、激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主委许斌说,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纪念日。今天更是史诗级的一天,这场全球瞩目的九三大阅兵充分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军事等领域惊人的综合国力,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振奋与自豪。这已不是一场普通的阅兵式,而是一个民族从弱到强的实力秀,曾经苦难深重、历经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已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

适值九秩高龄的二支社社员张声玉全程看完直播,一声感叹“伟大!爱我中华!”

7.jpg

二支社专门组织社员集中观看学习。支社委员吕涛观看后激动不已,九三阅兵场面雄壮,令人心潮澎湃。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典,既是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无数科技工作者与革命先辈一样,将满腔热血奉献给祖国事业。徒步方队“一老一新”的设计,彰显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交融;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按实战化编组覆盖七大领域,无不体现国家科技实力的飞跃。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深感这份科技自强与九三学社80年来秉持的爱国、民主、科学传统一脉相承。从邓稼先、王淦昌等先贤的默默奉献,到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创新豪情,无不印证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新社员唐程表示,看到战机划过长空,装甲轰鸣而过,作为一名去年刚回国工作的科研人员,今天又作为九三社员参加集体活动,内心涌起无比的激动与民族自豪。在国外期间,虽然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待遇,但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漂泊感。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科技领域的快速进步,我意识到这里才是我真正的用武之地。如今我从事计算凝聚态方面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为新材料设计和物性预测提供了新思路,我要将所学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一支社委员付雅明被天安门广场回响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深深打动,她用诗一般的文字写到:学生们清澈的嗓音与历史的回声重叠,歌中的“森林煤矿”早已褪去战火的焦痕,变成卫星地图上泛着绿意的生态屏障;“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在黑土地上织就金色的地毯,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取代了当年流亡者的哀歌。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80年前,中国人民正是以这样坚定的步伐,踏上了抗击日寇的征程。震天的正步声,是先烈们不屈的呐喊,是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最强音。而此刻的松花江边,晨雾中的稻浪正随风起伏,渔船划破江面时惊起的白鹭,正掠过写满“国泰民安”的堤岸。“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支社主委丁昌华表示,受阅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数为首次亮相,亮出了军队打胜仗的实力底气。80响礼炮,直升机汇成巨大的“80”字样,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无不让人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的传承。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阅兵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充分展现了国威军威,彰显了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鼓舞军心民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誓,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社员葛先辉对阅兵中展现的量子科技高度赞赏,认为是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在未来国防与信息安全上有巨大潜力。量子通信的超高保密性和量子计算的强大处理能力,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预示着未来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革。阅兵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宣言。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量子科技的突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9月3日大阅兵,既是中国的盛典,也是九三上大社员接受生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通过观看直播,社员们加深了爱国情怀,强化了责任担当,也牢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牢记使命,开创未来。(九三学社上海大学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