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启新程,智算未来向卓越——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院长第一课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25/10/12  投稿: 艾敏    部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金秋送爽启新篇,丹桂飘香迎学子。10月10日下午,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院长第一课在伟长楼举行。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1993级校友、学院海燕教育发展基金轮值理事长、上海均瑶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徐伟,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计算机学院教授、上海大学机关全程导师临时党支部书记许华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朱宏涛,党委副书记、院长谢少荣,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赖练,学院副院长骆祥峰、李晓强、邹国兵、辛立明,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创始人李玉峰以及导师代表、辅导员老师与2024级全体分流本科生、2025级全体本硕博新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生们开启人生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本次典礼由学院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杨冉主持,全程洋溢着温暖与奋进的氛围。典礼在高昂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微信图片_20251012094731.jpg

链接产业,赋能成长之路

随即进入校外企业导师聘书颁发的重要环节。学院党委书记朱宏涛为徐伟校友郑重颁发聘书。徐伟作为校外企业导师代表进行发言。他从大学生日常课业切入,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心比心”的共情视角与学子深入交流。

深耕学业,守护青春成长

紧接着,本科生全程导师聘书颁发环节启动。学院党委书记朱宏涛为庞盛业、李江涛、许华虎三位教师颁发本科生全程导师聘书。许华虎作为本科生全程导师代表发言。他结合钱伟长老校长“拆除四堵墙”的教育理念,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全程导师活动,始终保持思考创新、坚韧不拔、协作共赢的状态,收获交叉学习等重要技能。

青春发声,诉说逐梦初心

在师长寄语之后,两位新生代表先后上台发言,展现计算机学院新生的朝气与理想。2025级本科生代表王晨旭分享了他初入大学的感受以及对未来四年“代码人生”的期待。2025级研究生代表龚辰结合遵义支教经历分享感悟,呼吁大家把握数字浪潮、对接国家需求。两位代表的发言真挚有力,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传承院魂,开启智算新程

接着典礼的温馨时刻来临——院长谢少荣为新生代表佩戴院徽、赠送书籍。当闪耀着学院标识的院徽被别在新生胸前时,现场掌声响起,这枚小小的院徽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承载着学院的期望与传承;随后,谢院长将精心挑选的书籍递到新生手中,为新生们送上了最诚挚的开学祝福。

领航方向,寄语未来卓越

谢少荣院长以“承国家战略之需,绘AI时代图景,赴青春成长之约”为题,为全体新生开讲“院长第一课”。谢院长首先明确时代坐标,指出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指引,到九三阅兵中计算机技术彰显的大国实力,人工智能已成为“年轻人的事业”。她结合国家创新发展目标,鼓励新生要乘势而上,勇担科技强国使命。

随后,谢院长介绍了上海大学计算工程与科学学院的整体概况,涵盖历史底蕴、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她围绕时代浪潮、学院实力、科研突破、人才培养四大维度层层展开,为新生清晰勾勒出“何为计算机人、当如何成长” 的成长蓝图。讲话中,谢院长以优秀校友为例,勉励同学们:当以代码为舟、AI为桨,勇闯算法 “无人区”,紧扣国家之需校准个人成长航向;既要不惧AI浪潮的 “快节奏”,敢立前沿、玩转潮流,更要坚守基础研究的 “慢功夫”,沉心深耕、筑牢学科根基。她更寄语大家:计算从不只囿于 “01”的冰冷逻辑,更承载着服务社会的温暖初心——当以AI赋能民生、用技术回应现实关切,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的 “数字筑梦人”。

至此,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暨院长第一课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典礼不仅为新生们搭建了认识学院、连接师长的桥梁,更让大家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与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2024级分流本科生与2025级本硕博新生们将以此次典礼为契机,带着学院的期望与师长的祝福,在计算机学科的广阔天地中勤学善思、笃行不怠,用青春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卓越篇章,为学院发展与行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