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及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指导,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参会代表来自全球近10个国家,包括近20位特邀专家、院长、期刊专家、著名学者,共1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讨论议题涵盖了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传播、国际中文教育智慧化、中文+、中文教学战略、语言习得等各个方面。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颖洁院长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军教授致欢迎辞,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陆俭明教授为大会发来了贺信。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刘乐宁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古川裕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做特邀报告,天津大学杜修平教授、上海大学裴雨来教授做大会报告。另外,大会专设“期刊专家与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环节”,邀请国际中文教育领域CSSCI期刊《对外汉语研究》杜轶教授、《汉语学习》吴德新教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孝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关英明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肖国荣教授、《中国语言战略》方小兵教授等6位专家出席,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6所高校的11位青年学者在该环节进行了报告。另有百余位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学者,在分组交流环节报告了各自的研究。与会代表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展开热烈讨论,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成果。

大会期间同步召开了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崔希亮教授,委员刘乐宁教授、古川裕教授、李泉教授共同出席,讨论了如何推动海外青年学生来华交流、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等重要问题。
大会还特别邀请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及沪上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国际中文教育专属学院院长召开“院长论坛”。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刘弘教授、南京大学赵文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骏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亓海峰教授出席“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建设分论坛”。此外,大会还得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举办了以“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的国际实践”等为主题的2场专题展览。
“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是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发起的,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会议。本届研讨会自筹备以来,得到了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会议的讨论充实、扎实,而且务实,对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传播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意义。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前进,不断创新,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