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举行“电影+AI”创新融合研讨会,研究院与即梦AI达成合作

发布日期: 2025/11/13  投稿: 王超    部门: 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在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电影产业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电影工业的全产业链条,从剧本智能生成、虚拟角色创作,到智能剪辑、声音设计,再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推荐,AI 正在重构传统电影的生产方式、美学表达与产业生态。2025 年适逢世界电影诞生 130 周年、中国电影诞生 120 周年,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和创新高地,承载着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主办了“上海电影之城AI电影日”活动,并以11月7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智造影像时代的电影美学与电影新生态——电影+AI创新融合研讨会”拉开了本次“AI电影日”的序幕。

本次研讨会依托研究院的“政产学研用”平台资源,邀请了北京、香港、杭州等全国40位专家、行业代表、创作者来沪。

会议伊始,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致欢迎辞,对全体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践行平台使命、推动上海电影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工作,期待各位嘉宾能够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描绘智造影像时代电影艺术与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随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刘祎呐发表讲话。她表示,本次 “电影+AI创新融合研讨会”的举办,对于上海电影之城的建设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和创新高地,面对AI带来的变革,要积极拥抱、审慎思考、加强引导。我们既期待着技术能够赋能艺术,也主动寻找着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平衡。

导演丁子峻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邀请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师、青年导演徐响,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AI创研中心负责人Odet Abadia,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影像实验室副主任杨建华,数字王国中国区副总经理陈晓光,分众传媒AIGC影视制作顾问、竹清廷科技创始人曹一清,旷野群星(Mulan AI)创始人刘如山,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为共7 位嘉宾,围绕AI时代的影像美学、AI影视剧本创作、AI知识 产权、人机协同创作以及电影产业新生态等议题作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概览

徐响认为人类要坚守创作意图和作者表达的主体性,他结合自身使用AI创作在实现导演意图、关键帧与故事建构、镜头运动与表演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分享AI电影制作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Odet Abadia指出AI是赋能艺术家的工具而非替代者,其核心使命是搭建人工智能与电影制作艺术之间的桥梁。她提出构建包含技术公司、艺术家、教育机构的完整生态系统,让学生接触前沿技术并服务于未来行业需求,主动创造电影的未来。

杨建华从宏观视角解读AI技术部门,并从实验室成果与目标、地域布局与规划、数字资产与合作等方面入手,借助AI探索新的虚拟创作表现,追求中国美学和声音,带来在探索方面的思考和尝试。

徐路超介绍了数字王国作为参与众多世界级影视作品制作的人工智能科技技术公司,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项目中,利用AI技术缩短传统制作的流程,解决角色和场景一致性的问题,以及在商业应用上,满足非专业环境需求,在保持电影美学标准的同时推出高效生产的商业化方案。

曹一清从自身的从业经历出发,谈到如何应对AI对虚拟制片的冲击,采取AI+虚拟、AI+实拍、完全AI制作等多种探索方式实现业务逆转,并提出未来产业调动资源、鼓励创新、内容形式改变等方面更美好的愿景。

刘如山介绍了团队研发出的世界首个能在画布工作流中完成剪辑功能且实现自然语言系统自动化解工作流的产品。展示在短时间内产品的迭代和工作流的搭建。同时期待更多AI驱动的科技产品帮助更多用户达到探索的目的地,促进行业生态繁荣。

何为讨论了AI作为新式生产工具对生产关系的改变,特别是现有法律框架是否足以应对AI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AI生成作品的版权问题,包括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改编权,指出AI训练和生成内容过程中最核心的法律关注点。

专题讨论环节将研讨会推向高潮,该环节由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未来影像科创中心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陈晓达主持。全体与会嘉宾围绕 “技术演进与电影创作革新”、“AI技术驱动下的电影产业与生态变革”、“AI技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三大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这次研讨会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学术交流,而是成功串联起电影与AI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的一次会议:专业电影导演提供美学引领,即梦AI、数字王国等一线AI企业带来技术与算力支持,法律专家构筑版权与合规保障,高校学者则系统总结规律并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再次输入行业。这次会议不仅完成了一次跨领域的深度对话,更推动形成了一个从美学探索、技术应用、法律护航到人才培养的有机循环。会议充分展示了 AI 技术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为上海乃至中国电影产业在智造影像时代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 & 即梦AI

会上,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还和即梦AI交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研究院的学术平台、产业资源与即梦的顶级技术支持、流量赋能,共同推出一系列面向青年创作者的扶持计划。我们将整合“百万现金”、“千万流量”与“无限积分”,旨在实质性降低创作门槛,深度挖掘海派文化、IP富矿,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青年才俊提供一条贯穿创意、制作与宣发的长效支持链路。

即梦团队在会上表示,依托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即梦AI与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将在明年共同探索AI时代电影产业发展新路径 ,助力上海打造电影之城。

除了研讨会以外,本次AI电影日活动还于11月9日举办了两场重要的AI作品观摩,获得了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