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数字特效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顺利召开。壹星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嘉亮、新曦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雨江、北京欣和景成科技有限公司CEO车欣、中影基地视觉特效分公司项目主管/高级工程师方荣国、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视效指导朱飞、北京强氧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激、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张军、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施利毅、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刘桂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小青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友东教授及相关人员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教授主持。
会上,何小青院长首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分别介绍了每位专家的行业背景和业绩情况,并说明了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中心的定位以及本次研讨会聚焦的主题与核心思想。他指出,电影特效中心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从设备研制、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入手,重点突破3D立体拍摄、虚拟摄影棚、特效制作、表情捕捉、电影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和电影声画增强等关键技术,着力强化技术集成及系统研发、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业界和国际合作优势,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高端电影特效制作技术人才。为更好地促进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硬件和软件建设、迎接2018年6月的科委验收,希望与会专家针对特效中心的三个研发方向提出相应场地、设备技术指标,业界对接方案,验收展示模式的建议和想法。
接着,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友东教授对中心电影特效前期拍摄技术及应用方向、电影特效后期制作技术及应用方向、电影特效信息技术处理及应用方向的整体情况、主要研发内容以及2018年验收指标向与会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
在随后的专家发言环节中,曾担任过动画电影《爵迹》动捕总监、动画电影《兰陵王》总监制、电视剧《戚继光》特效监制、电影《狼图腾》数字狼特效制作的张嘉亮总监,根据自己丰富的项目经验,介绍了目前虚拟摄影棚国际上的3种模式,他认为目前虚拟场景+虚拟摄像机的模式可操作性强,国内使用率高,而虚拟场景+虚拟摄像+虚拟人的模式国内还比较少见。因此在虚拟人物、虚拟角色开发方面可以作为中心的一个技术攻关点。曾担任过《寻龙诀》合成指导兼高级合成师、《太平轮》高级合成师的朱飞总监详细谈到虚拟摄影棚建设的方案,他认为除有虚拟相机、动作捕捉系统、虚拟灯光、虚拟资产外,交互也很重要。新曦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雨江则从影视后期特效产业项目开发及引入、大规模数字资产建设、核心研发制作团队建设、软硬件及固定资产配置以及目标成果呈现等角度,结合电影特效中心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曾担任《疯狂的赛车》后期项目主管、《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后期特效项目主管的方荣国工程师,建议研究跟踪技术在虚拟拍摄中的运用,由此申请专利。曾负责《封神传奇》(2016)、《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电影版)虚拟拍摄的车欣总监,谈到了虚拟拍摄系统的建设和自主研发建议。最后,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施利毅教授指出,电影学是上海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特效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电影学科发展,为上海甚至全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学科支持。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发挥学校综合性学科的优势,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培养中心人才队伍。
经过三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结合实际、集思广益、献策献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大家在主要研发内容、空间设备配置、成果展示途径、成果转化路径以及与业界资源对接等方面达成了共识。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晰了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方向项目内容建设的目标,扩展了项目研发的具体内容,丰富了项目展示的形式。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