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曾泰元副教授应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邀请,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建立文化自信——从词汇翻译谈起”的讲座。该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青联会承办,英语系主任肖福寿教授主持,来自我院及其他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也积极参与此次讲座。
本讲座是“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讲座一开始,曾泰元副教授就提到“中国的总体国力日渐强盛,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影响力也越发显著,但许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仍显不足”这一现实问题。由此出发,讲座重点探讨了英语词汇翻译对建立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并从颇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食物和节日两大方面入手,结合已被牛津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收录的相关中文音译与逐字翻译词汇实例来说明文化自信是可以通过英语词汇翻译建立并提高的。比如有文化自信的人倾向于采取异化策略,也就是肯定自我,诉诸音译,把“粽子”称为zongzi,把“清明节”说成Qingming,而不是盲目地迎合英语人士,在英语翻译里兜圈子。即使现在已收录的中文音译与逐字翻译词汇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只要大家大声的说出来,大胆的用出去,音译与逐字翻译的中文词汇也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认可,文化自信也能一步一步提高。
曾泰元副教授的讲座观点清晰明确,例子详实充分,而且讲述的过程中形象生动,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他对通过词汇翻译来建立文化自信的信心。在问答环节,师生们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持续两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