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制片人米子:拍电影只拍我感兴趣的内容

发布日期: 2014/06/06  投稿: 罗清池    部门: 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2014年5月28日下午,著名制片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MFA校外导师米子老师在谢晋剧场内为影视学院的学生带来了精彩讲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海波教授、MFA负责人程波教授主持了讲座,MFA同学以及本科编导的部分同学到场听取了讲座。

        米子老师是业内知名的制片人,2007年,由她担任主创拍摄的讲述艾滋病儿童生活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曾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2010年,她与美国HBO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表现汶川抗震救灾的纪录片《劫后天府泪纵横》又再次入围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由她担任制片人的两部剧情片《樱桃》(2008)和《甜心巧克力》(2012)也都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

        在讲座中,米子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纪录片的创作经历。她讲道,在拍摄《颍州的孩子》时,一开始只是为给医疗机构拍摄教学资料,但在拍摄过程中自己被这些艾滋病儿童的生活震撼到,才想要做一部具有人文关怀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孩子的生活、关注他们,从而给他们带来帮助。纪录片成片后在国际上造成了很大反响,但在国内的发行和播出却受到了阻碍。央视曾经想要播出这部片子,但要求是需要加入一些国家领导人慰问艾滋病人的镜头,米子老师认为这样会破坏影片的整体艺术成就,因此毅然拒绝了央视抛来的橄榄枝。在《劫后天府泪纵横》的拍摄和发行过程中,也经历了重重困难,甚至她本人都遭到当局相关部门调查,并且因为种种原因,使这部影片与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失之交臂。她强调说,做纪录片一定要有人文关怀,并且不怕困难。她正是顶着重重压力坚持了下来,才有了这两部影片后来的辉煌。

        随后,米子老师又和大家分享了《甜心巧克力》的制作心得。她说自己当时并没有拍摄这么一部影片的计划,但是自己去参加过两次夕张国际电影节,非常喜欢夕张这个小镇的电影氛围,但是当时的夕张濒临破产,自己希望能够做些事情帮到这个小镇,便萌发了在夕张拍摄一部电影的念头。这部电影上映后,夕张的旅游业被带动起来,也算达到了米子老师的目的。此外,米子老师还和大家详细讲述了这部影片在前期筹资、敲定演员、以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和大家深入探讨了影片票房失败的原因。这部中日合拍片由于上映时刚好遭遇“钓鱼岛事件”,因此票房不佳,但仍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米子老师和大家分享的经验教训都十分宝贵,能够成为同学们在今后自己创作中的前车之鉴。

       最后,米子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多创作,并且透漏自己的下一部影片正在筹备中,届时也将会选取一部分MFA的同学进入她的剧组工作。

       从《颍州的孩子》到《劫后天府泪纵横》,再到《樱桃》和《甜心巧克力》,米子老师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用心之作,正如她说的“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因为自己感兴趣才拍的”,正是她对艺术理想的这份坚守和对人文关怀的不懈追求,才使她的作品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相信在听取了米子老师发自肺腑的讲座之后,同学们会对“创作”二字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上大影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