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点亮人生”—人才学院学员赴井冈山实践锻炼

发布日期: 2013/09/11  投稿: 李银    部门: 校团委   浏览次数:    返回


伴随着耳畔响起的校歌,人才学院七期学员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年级的上升、课业的紧张、心态的成熟…每一个变化都装点着秋天的校园。而当学员们带着对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理解回到校园时,对信仰的坚守、对梦想的执着都深深的印刻在了脚下的每一个足迹中。

铭记红色井冈

8月26日,人才学院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46名团员抵达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来自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海大学和宁波大学六所高校的同学一同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践锻炼。六天,学员们勇于吃苦、团结一致,认真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并在基地组织的《一站到底》知识竞赛以及在晨训会操比赛中取得了两个第一名的好成绩。

聆听高端讲座、参观革命旧址、重走挑粮小道、开展入户调查...学员们在丰富的实践中收获成长。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革命精神》专题讲座中,学员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革命精神。在与《与红军后代面对面》主题活动中,聆听着红军后代讲述的动人故事,学员们走进了红军战士伟大而纯粹的心灵世界。

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在小井红军医院、在黄洋界、在八角楼、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学员们静静地走过每一寸土地,感受心灵的震撼,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什么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什么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什么是信仰比生命更加重要的默默坚守。“从未去过一个烈士陵园像井冈山北山革命历史陵园这般肃穆庄严。拾级而上时,感受到的是一股无形的凝重感,仿佛每一级台阶都承载着一个个厚重的生命。铭记历史,才能不辱使命,不忘历史,梦想才愈发厚重。” 影视学院11级本科生程秋成感慨到。

在体验“红军的一天”中,学员们重走朱毛红军挑梁小道。山路的陡峭并没有阻挡学员们前进的脚步。1000米、1500米…学员们不畏艰险,团结一致,没有一位学员停下前进的步伐。“即使今天我们走完了挑粮小道的全程,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当年红军面临重重困难,他们脚下的每一步都关乎到百姓的生死,关乎到革命的存亡。而我们,唯有在行走中多一份对信仰、对责任的体会与担当,才能无愧于先烈对我们的嘱托。”材料学院10级本科生汪水感慨到。

传承坚定信仰

  晨训中整齐的步伐;升旗仪式中嘹亮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团队建设中对人才学院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热烈讨论;《青春融入中国梦》实践课题中“知史”、“感恩”、“信仰”、“传承”、“成长”五场内涵丰富、层层递进的学员论坛…在井冈山,学员们争分夺秒、自主策划开展的每一场主题活动,都是对井冈信仰最好的传承。

“百家故事会”、“热点透析”,学员们在“感恩”主题学员论坛中讲述不同时代的红色故事,忧国之忧乐民之乐的钱伟长、生病卧床仍心系教育的钱学森…学员们用朴素的语言讲述着感动自己的精神,分享最诚挚的民族大爱。“主公”、“反贼”,这些看似与红色文化毫无关联的词汇,在以“传承”为主题的学员论坛中与革命精神相结合。环环相扣的游戏,昂首挺胸的站立,嘹亮动人的歌曲,唱响了学员们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怀。在“传承”主题学员论坛中,学员们通过“情景演绎,经典再现”的方式呈现了不同时期的经典故事,井冈会师的朱毛红军、刑场上的谭嗣同、根据地里的红色娘子军…学员们在演绎中思索,也在思索中成长。

“今天,当我大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时,第一次感到自己发出了内心的呐喊。为了祖国,我是多么的光荣。默默的感受着当年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份骄傲。我想,倘若我回到那个年代,我也一定能舍弃小我,用尽生命的最后一息来完成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而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影视学院12级本科生钱威丞感慨到。

在上大追逐梦想

追寻梦想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青春梦如此,中国梦亦是如此。在井冈,学员们将所感所思所想汇聚在了原创歌曲《梦想·井冈》中,也通过动漫的制作记录了在基地实践的每一幕。当学员们回到校园,也在学习中、工作中追逐自己的上大梦。

“回到校园的每个早晨,放佛还能听到基地吹响的号角,每天6:00自然起床,或晨读、或锻炼身体,寝室的同学也跟着我一起行动了起来。井冈带给我们什么,是将信仰转化为行动的一种督促。梦想在哪里,就在我们每天努力积累的路上”法学院12级本科生高雅这样说到。

“三湾改编时黄老师提到的何挺颖烈士就毕业于老上海大学。作为一名上大学子,在红色井冈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了解我们的前辈。时代不同,今天的我们面对的也许不再是战争的考验。然而,为祖国、为人民不惜一切,奉献自己的信仰却一样掷地有声。”机自学院11级本科生赵青松这样感慨到。

“人为什么而活?怎么活着?这两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活着是为了我们坚守的信仰和心中的梦想。在我看来信仰就是一种觉悟,梦想是一种为了某个事业能够奉献一生的信念。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活的有价值,有意义。而信仰和梦想就是方向。”机自学院12级本科生柴华这样说到。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期一周的实践仿佛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使我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脉搏,在回顾历史中体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重塑信仰和梦想。而从井冈山回到校园,我们更对‘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所有的信仰和梦想也许都是相通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体会与实践”理学院12级硕士生彭振桓分享到。

 

从井冈山出发,人才学院学员们继续踏上征程,带着心中的信仰与对梦想的坚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认真度过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而学员们也会将这份信仰和梦想的力量不断传递,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更加积极,更加向上。

校团委、人才学院赵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