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发布会暨2013学术出版上海论坛在上海大学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 2013/08/20  投稿: 徐雁华    部门: 出版社   浏览次数:    返回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发布会暨2013学术出版上海论坛818日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邬书林出席论坛。论坛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文汇报社主办,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承办,上海大学出版社协办。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首先致欢迎词。于信汇指出,学术出版是一个国家学术成果的最高体现,直接推动着世界学术的交流和学术出版水平的提升,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古籍整理出版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学术出版工程,反映了传承文化价值和服务学术研究的精神气度,更使国家的精神文脉得以传承和发展。

于信汇说,上海大学在保护和传承上海及周边如广富林文化、崧泽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不小贡献,希望上海大学和上海大学出版社借着本次论坛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发挥学术使命和文化担当,为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邬书林指出,古籍整理出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邬书林提出六个方面要求:一要充分重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古籍出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二要加强学术出版规范,进一步提升古籍整理出版质量。三要以五大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古籍出版规划的引领和协调作用。四要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五要重视古籍普及读物,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六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古籍人才的培养机制。

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尚之正式发布了首届向全国推荐的91种优秀古籍整理图书。

作为2013上海书展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向全国推荐的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的发布为开篇,以“新时期古籍整理方向”为主题,聚焦我国古籍整理与出版,邀请文史研究和出版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演讲,并就我国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作题为《海外汉籍的范围与流传》的主题演讲;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顾问、教授葛兆光作题为《新文献发掘与整理的若干问题》的主题演讲;中华书局总经理、编审徐俊作题为《从“二十四史”修订谈古籍整理出版规范》的主题演讲;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编审高克勤作题为《中国古籍总目与古籍整理重要工程建设》的主题演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作题为《从全唐诗文的整理谈古籍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新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黄一农作题为《从红楼梦研究的考据谈新技术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古代文学专家王水照、董乃斌、曹旭、詹福瑞、廖可斌、傅刚、蒋寅、陈广宏等,历史地理学文献学专家邹逸麟、周振鹤、吴格、严佐之、陈先行、朱杰人、张寅彭、戴建国、杜泽逊等70余位专家学者与出版界人士出席发布会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