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形式多样、内容广博的精神财富,滋养了独特丰富的传统艺术。社区学院作为上海大学校训及使命愿景落地试点学院,立足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学院学生课外培养中。2016年社区学院课外培养中心引进各方资源,开设领略传统艺术课外培养项目,至今共开设戏曲、国乐、相声、书法、射艺、汉舞六大传统艺术课程,吸引了近500名大一学生参与。课程的陆续开展不仅积极推进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指引学生了解古远深厚的传统艺术,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传达出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热爱,增强了文化自信。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课程矩阵
2016年,社区学院联合上海大学相声协会、戏曲社、笛箫社、书法协会四大传统艺术社团,汇集各方资源,整合优势师资,创新课程设计,推出了全新的领略传统艺术项目。

秋季学期,传统艺术项目向大一学生推出说学逗唱(相声)、梨园戏韵(戏曲)、共谱国乐情(笛箫)三门课程。以优质师资与精品教学为特色的三门课程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量同学报名参加。课程以社团小讲师讲解为主,同时多次邀请名家、老师做客课堂,普及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春季学期,新增开设了软笔书法入门班,又一次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

2017学年,社区学院悉心收集同学的课程反馈,积极联动校内社团资源,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在原有的四类热门传统课程之外,与体育学院合作,开设了中华射艺课程,由专业老师主讲。在之后的冬季学期,根据学生需求增开了软笔书法提高班和硬笔书法基础班。同时,与上大汉服社合作,推出全新课程《共舞霓裳》,普及汉服礼仪,体验汉舞的绝美风采,在学生中掀起了新一轮传统文化的热潮。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尝试,传统艺术项目从最初的三门课程,逐步发展到如今的六大传统艺术课程,形成涵盖礼、乐、射、书等传统技艺的课程矩阵。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学院将继续稳固发展已有课程,并努力研发更多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例如国画、篆刻、围棋、剪纸、诗词等,丰富课程门类,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六艺”迈进,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与学习传统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互动教学,培养能动学习
不同于常规教学的普适性,传统艺术的教学通常需要一定的专业门槛,甚至长期的练习。在项目启动之初,社区学院的领略传统艺术项目大多是每学期一次,在课堂内容设计上以艺术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结合专业表演为辅。尽管这样的形式受到了大多同学们的欢迎,但是单一的聆听式课堂并不是开设传统项目的初衷。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在传统文化课堂上真正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技艺,更深入地理解与感受传统文化。社区学院不断与教师、社团研讨沟通,将原本每学期一次,逐步转型成三至五周的课程,同时协调社区学院教室、生活园区学生活动室等为传统艺术项目可用场地。课堂内容也改进为让学生能亲自体验的互动学习,让传统艺术的光芒更加耀目,吸引更多的同学学习国粹,进一步地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感、获得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射艺课程为期五周,每学期招收20名大一学生,场场爆满。课堂从射艺的基本知识、礼仪学起,借用清代词人所写《西江月·射箭》作讲解步骤,带领学员们逐步掌握上弦、下弦、请弓,勾弦,引弓,释弓等专业动作。理工大类的杨同学课后评价,“这样的课不仅让我了解了射艺这一传统技艺,还能够让我亲手拿到弓箭,学习射箭。一开始几乎是箭箭脱靶,到最后能够多次命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在练习射箭时的不易。”

书法同样设置了五周课程,目前同时开设软笔书法基础班、提高班和硬笔书法入门班,课程的推进不仅辐射到更多同学,还能让同学们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课程。学员们从一笔一划开始练习,不断沉淀自己,了解不同的字体,逐渐到能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受益颇丰。课程助理黄同学感悟道,“书法的练习绝不仅仅只是在练习写字,更重要的是感受汉字结构的平衡,感受那五千年汉字传承下来的,蕴藏在一撇一捺中的,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精神;也更是在修养心性、陶冶情操。”

说学逗唱、梨园戏韵、共谱国乐情三门课程最初是以单次讲座形式开展的,以讲授基本知识为主;为迎合同学们的兴趣点,课程转变为小班教学,课堂内容也进阶为以教学为主,互动欣赏讲解为辅的形式。参与课程的同学在三周的时间内可以初步学习幽默的语言艺术,表演一出戏曲唱段,掌握笛箫吹奏的基本方法等。

其中,梨园戏韵课程还特邀了越剧表演艺术家史济华老师、上海越剧院的青年演员王婉娜为学生示范,唱到精彩处如同雷霆霹雳,字正腔圆;唱到悲伤处如同羌笛呜咽,不绝如缕。不少有兴趣的同学,当场便拜师学艺,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滋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内化于各种艺术形式的核心则是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以及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振兴中华等传统美德。
在射艺的课堂上,主讲老师申亮告诉大家,射艺的核心精神就是“尊敬”与“崇文尚武”,射艺的四大原则是“一名(中华射弈)、二律(两条铁纪),三敬(敬人、敬礼、敬物),四德(崇文尚武)”。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跟我们强调要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去体会一笔一画中的蕴含的‘以简驭繁,以静寓动’的思想精髓,这同样也是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化繁为简,沉炼自己的方法。”人文大类的王同学在课程满意度问卷上这样写到。
品读戏曲,其实也是在品读剧中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在演员的一颦一笑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才子佳人爱恋;在一板一眼中,同学们体味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
社区学院打造领略传统艺术项目的核心目标正是通过文化熏陶与实践养成,让同学们更好地体悟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深邃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与审美风范,转化成学习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行为习惯;在学习传统艺术的道路上将传统艺术兼容并蓄、和谐统一的精神内涵得到传承;让他们从中华传统艺术积淀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