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院师生追寻费孝通先生足迹寻访江村

发布日期: 2018/07/13  投稿: 刘娇蕾    部门: 社会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938年,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其导师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费孝通先生博士论文付梓80年之际,在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7月7日,社会学院120余名师生以及上海大学附属中学10名师生,共同走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学术生涯开启之地——开弦弓村(又名:江村),追寻大师足迹,领悟江村调研“初心”。



参观纪念展馆,纵览江村之变

寻访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江村“三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费孝通纪念馆和费达生江村陈列馆。入馆前,“农民教授”姚富坤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细致讲解了江村的文化习俗与发展变迁。姚富坤笑称自己为费老的“铁杆粉丝”,自1981年费孝通先生“三访江村”开始,他共二十四次参加接待和记录费老访问活动。

夹沙陶、三足鬲、骨鱼标等历史文物,反映了江村的悠久历史;农耕养殖、栽桑养蚕等生活情景,突显了江村的淳朴习俗;蚕桑渔网,木屋船桨,再现了江村“处处倚蚕泊,家家下渔筌”的风采样貌。出馆后,便是如今的“江村”,既有荷花池畔、杨柳依依的自然美景,也有小楼矗立、工厂学校俱全的现代情景。



追循费老足迹,领悟不变初心

费孝通先生用行动践行“志在富民”的人生夙愿,自1936年初访江村开始,他先后二十六次访问江村,他用一生的精力去揭示农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农民实现美好富裕生活不懈努力。

在姚富坤的带领下,我们循着“费老足迹”,走家串户,与农民亲切交流,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领悟江村的文化底蕴,重温“费老”的家国情怀。我们认真聆听农民口中“费老故事”,“戴眼镜的知识分子”、“亲切自然”、“一晚一斤灯油”、“虾笼写字区分”、“远赴农民邀约”.....这一个个小故事的背后,更是一种人格的写照,真实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行行重行行,一代继一代

去看,去听,去了解。沉下去,成为农民,走出来,再成为研究者。

为深入了解江村的文化变迁,领悟费老的精神内涵,我们以小组形式,追访费老访“江村”的见证者和追随者,深入感受费老对“江村”、对国家的不变初心。在费老曾经借住的家庭中,我们与农民亲切交流,从费老印象聊到实践精神,从蚕丝纺织聊到砖瓦楼阁,从鱼米粮蟹聊到婚丧嫁娶.....我们用实际行动,深入体会费老“行行重行行”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次寻访,同学们“行囊”满满,不仅了解到江村的历史与现在,也对自己作为社会学人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深刻领悟到费老“志在富民”的不变初心。新一辈的我们也将秉承这份“初心”,传承先辈学人志在富民的理想和扎实调研的精神,继续前行,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供稿:仲海涛)


大一刚开始,我便阅读了《江村经济》,今日我走访了江村,走访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重新走费老的江村之路,既是一次全新体现,又带着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在那条路上,每隔一阵子就会出现一句费老的名言于牌匾之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费老经典语句,无不将一条普通的乡村小路蒙上了浓厚的社会学色彩,名言的出现让我们于青苔附着的石阶上伫立沉思。一步步走过费老走过的路也是社会学一步步地走进我们的内心的过程,这样特殊的体验使得社会学与我们的关系更亲近了。江村寻访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我这一位大一社会学新生而言,却意义非凡。我一直认为社会学离我们的生活有很长的距离,但今日当书本上文字以生动的方式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当我亲眼看到村民们的生活,那些粉墙黛瓦、碧波荡漾中一叶扁舟时我才知道,社会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社会学思维也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只是我们什么时候去发掘它、发现它。

——方弋洋 2017级本科生

访江村,寻费老足迹,乡间小路斑驳,路两旁的小桥流水人家,费老一部《江村经济》让其名声在外。在这里,再次沿着费老的足迹,感受江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再访费老曾经交谈过的故人,脑海中浮现费老的事迹。一个小小的村落,折射出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费老用一部著作把历史变迁记录下来。我心中充满了对费老的敬仰。再访江村,再读《江村经济》,不仅掩卷沉思。

——周然 2017级硕士研究生

为什么要重返江村?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如何对待他们的研究对象、应该如何去把握那些以快速变迁的中国为背景的社会现象?我想江村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一个答案。费孝通先生自1936年在江村做田野调查以来,曾无数次返回江村,与江村居民的感情联系愈深、对江村的了解也愈深。人类学家阎云翔也以黑龙江省的下岬村为田野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不断地回到下岬村,近距离观察下岬村的变迁。人类学家的这种工作方式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但是也不失科学的精度。如此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费老离世以后,越来越多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到江村来调查和学习,这不单单因为《江村经济》的田野资料在这里取得,更因为这里留下了学者耐心、反复、详尽的田野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下午进入一户费老曾经走访过无数次的家庭时,我才第一次真实的感觉到,而这种切实的感受也许就是我们尽管时隔82年仍要“再”来江村的原因。

—— 刘学家 2017级硕士研究生

80年前的江村,是老旧的瓦房,简陋的木桥河,靠农业养活的典型中国乡土“农工混合”式旧村落,尽管有蚕桑和家庭缫丝业,全村人也难以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费孝通意识到要救助农民、复兴乡村,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工业。

80年过去了,今日我们站在这里看到的江村,虽然小型民营企业,以毛衣加工厂和纺织厂为主的依旧很多,但是农民的思想不同了。前几年,在吴江由县转区、太湖周边随之兴起开发热潮之时,政府有意使开弦弓村一带成为一个标本:不急于引进外来的工业园区,而是给本地的乡镇企业、民办企业更多空间。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不仅仅是农村,它还代表着80年来,我们为实现社会平等开放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孙婕 上大附中高三(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