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子在“微公益•创时代”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斩获佳绩

发布日期: 2020/05/20  投稿: 韩晓霞    部门: 宣传部   浏览次数:    返回

2020年5月,捷报传来。历时近一年的“微公益•创时代——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终于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有46个作品获得评委青睐,分获金、银、铜奖;另评出优秀奖及入围奖若干以资鼓励。虽然因疫情影响,大赛取消了颁奖活动,但与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策划的特别主题节目将于5月下旬播出,以此为大赛画上圆满句号。

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的一项面向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精神文明活动。目的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发挥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作用。该项赛事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得到了全市30多所大专院校的支持,受到了全市大学生的响应,吸引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我校对该项赛事长期给予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上海美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上海电影学院等院系师生以专业、认真的态度推荐优秀作品参赛,今年共报送包括平面、互动、影视、文案、广播等各类作品近60件。最终,在全市参赛的共计2600多件作品中,来自美术学院的顾麟渝、潘越文同学所创作的广播作品《亲情地图》一举拿下金奖,关晸、马天宇、高淇等同学荣获3项铜奖,另外,还获得了4项优秀奖和11项入围奖。美术学院教师宋瑜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全部获奖作品不仅在全市多条地铁线路的站点内展出,还在东方移动电视MMTV予以展映。

近年来,我校各级部门通过组织学生设计制作以小见大、贴近社会、寓意深刻的公益广告作品,体现出我校师生对当今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思考与独到表达,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创新创造的设计能力和崇德向善的公益情怀,提升了我校文明素养的影响力,为我校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我校艺术教育实践改革的成果。

获奖名单如下:

金奖

广播类 《亲情地图》 顾麟渝、潘越文,上海美术学院

铜奖

H5类《点一点让小镇更美好》 关晸,上海美术学院

H5类《有多久没有回家啦》 马天宇,上海美术学院

视频类《倒流》 高淇,上海电影学院

优秀奖

文案类《我想对你说》 盛佳莹、王瑞瑢、陈媛,新闻传播学院

文案类《法律是什么》 张安东,新闻传播学院

文案类《“眼见为实?”网络公德公益策划》 成思敏、金枝叶、李心怡、张子溦,新闻传播学院

平面类《不是所有事只要写下都可以擦去》 倪潇悦,新闻传播学院

入围奖

平面类《语言暴力之殇》 欧芩,上海美术学院

平面类《语言暴力下的儿童》 李文鑫,上海美术学院

平面类《当你吸烟时》 董佳媛,新闻传播学院

平面类《别让语言成为伤人的武器》 曹雪琳,新闻传播学院

广播类《责任与担当》 舒畅、孙晓岚,悉尼工商学院

文案类《夏夜里的干杯》 沈婷婷,上海电影学院

视频类《谁之罪》 张宏平, 上海电影学院

视频类《榴莲个中滋味》 王一帆,新闻传播学院

文案类《七十年筑梦中国》 韩逸美,新闻传播学院

文案类《秋之华》 袁梓涵,新闻传播学院

H5类《责任与担当》 蒋沈煜 悉尼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