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担使命,“渔阳里”面忆初心 ——计算机学院教职工赴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参观学习

发布日期: 2020/06/12  投稿: 李清怡    部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为进一步落实“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月11日下午,计算机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学院近50名教职工来到中国青年团的发源地——渔阳里,访年代与历史打磨过的建筑、学共青团发展的历史、听《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重温一次峥嵘岁月,汲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力量。

位于淮海中路567弄(原霞飞路渔阳里)6号的渔阳里,是中国共青团的诞生地,也是建党前夕上海共产主义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的见证者及发源地。跟随专业解说员,学院全体教职工首先参观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新渔阳里6号的“三个第一”,即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通讯社——中俄通信社。



随后来到了二楼展厅,以时间为序,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创建”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从“外国语学社与渔阳里培育的进步青年”到“从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建立到团一大的召开”,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和物品,集中再现了我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壮阔历史和一代代进步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最后,大家来到渔阳里广场。渔阳里广场项目是由上海市政协常委、我校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金江波主持,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十多名青年师生共同设计与实施。浮雕墙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青团和中国青年运动的重大历史时间,和纪念馆形成了呼应。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此次“渔阳里”红色寻访作为学院“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之一,引导全院教职工在历史鲜活的情境中领略渔阳里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学院教职工将发扬共青团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