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学术治理体系,提升学术治理能力,推进学院/系学术分委员会建设,营造“追卓越、创一流”的学术氛围,8月3日下午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在宝山校区乐乎新楼思源厅召开“院系学术分委会工作交流推进会”。学院和相关部处分管领导和联络人、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周丽昀教授主持会议。
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施鹰秘书长首先向各位到会代表汇报了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成立以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校学术委员会专委会结构优化和规范化运行,科技伦理委员会工作和学术委员会网站建设以及logo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他从现代大学治理的基本架构和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出发,指出在“追卓越、创一流”的征程上,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尊重学术自由、健全学术规范,对推进上海大学学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院系学术分委会是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讨论制定了《上海大学学术分委员会建设指导意见》并下发各二级学院参照执行,希望大家聚焦院系中心工作,稳步推进院系学术分委会建设工作和规范化运行。
施鹰秘书长还向大家介绍了第一届上海大学十大学术进展方案及工作安排。为展现一流学术实力,提升上大学术声誉,营造创新学术氛围,凝练卓越学术文化,经过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校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开展“第一届上海大学十大学术成果进展”评选活动。学术委员会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上海大学十大学术进展”征集活动。
会上,学院代表结合院系学术委员会工作进展,进行了积极的发言和讨论。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机自学院代表赵刘莉做了交流发言。他们从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历程、职能定位和目前开展的工作等方面展开,并提出了未来院系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设想。

最后,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特别邀请了中国知网信息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孙雄勇博士做了《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界定标准及防范策略》的讲座,报告首先基于CN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对学术论文中存在的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的具体情况从数据量化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同时孙博士介绍了国外学术不端治理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这对于我国制定学术不端治理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之后,孙博士讲解了我国学术期刊不端行为界定标准的整体情况。根据多年来学术不端治理工作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孙博士针对性地提出了学术不端治理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同步开展,参会代表、校学术道德专委会委员和学院相关教师等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必将对进一步做好我校学术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