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提名纪录《蜂蜜之地》制片人阿塔纳斯·乔治夫分享创作经验

发布日期: 2020/11/13  投稿: 王超    部门: 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11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特邀纪录长片《蜂蜜之地》的制片人兼剪辑师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为师生们分享了该纪录片的创作历程。《蜂蜜之地》获得了第35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和最佳国际影片提名。

讲座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常务副主任张莹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李坚、执行院长何小青、影视摄影与制作系主任吴杰、导演系青年教师杨洋等学院老师和各专业14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首先致辞,欢迎并期待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的精彩故事分享,同时肯定了上电放映这个传统活动的专业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表示学院将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来促进学生与业界的联动。



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以剪辑师的身份入行电影行业。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一刻不停地努力探索电影的世界,接触行业内各个环节,尝试过导演、制片等不同角色。他认为检验一部影片的好坏,不单单体现在观影时的精彩,观众在观影后对其记忆的长短及其后期发酵的程度,将更有说服力地展现影片的价值。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来自总人口仅200万的北马其顿共和国,相较于欧洲邻国,本土的电影资源并不理想。他所接手的每一部影片的创作都要面临投资、制作及发布的挑战。但正因为这些困难,他总结出一种工作模式——无论做什么电影之前,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的电影是关于什么的?你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你将如何制作这部电影?在任何项目开始之前,他也会同样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自问自答。答案越简短,证明这部片子会越精彩。



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在第一部影片取得成功后,所有大门都将为你敞开。但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觉得第二部影片的成功会比第一部更重要。他的第一次获奖并没有解决他所面临的本土资源稀缺的窘境,同时一部片子的成功也不足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方与业界的信任。所以在逆境中,他分享了如何使用了一些传播小技巧帮助自己的作品制造影响力。勇气与运气的加持,帮助他获得了第二次纪录片的成功。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说他曾经多次想要放弃电影,因为投资与宣传环节困难重重。那时他对自己说,《蜂蜜之地》将会是他最后一次尝试,失败了他就改行去卖取暖设备。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北美的电影基金会,运用无声剪辑的方式,通过视觉叙事,完美地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取得了资助。



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对全场提问:“还记得之前我说过,一部好电影的后期效应会更持久吗?”纪录长片《蜂蜜之地》的成功帮助了故事的主人公及更多的家庭,他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援助。这是《蜂蜜之地》带给他的另一个成就感,它的影响力大于影片本身的成功。

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最后谈到了初到中国的感受。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世界影响力毋庸置疑,对他而言,中国的魔力在于丰富的故事资源和优秀的讲述者。他认为中国的诗词非常神奇,优秀电影的表现形式就像中国的诗词一样,优美且蕴涵着多层次的意境。

分享完毕,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认真地回复了师生们的每一个问题,鼓励学生要保持对电影的热情和驱动力,并再次重申:无论顺境逆境,都要问自己那三个问题——你的电影是关于什么的?你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你将如何制作这部电影?如此,无论前路有多远,做电影的初心不变。



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教授作总结发言:阿塔纳斯先生精彩的演讲,不但分享给学院师生们宝贵的专业经验,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热爱电影、关爱被拍摄者命运的慈悲的心。期望同学们能从这难得的会面中学习到阿塔纳斯先生如何拍好电影的精髓,学习这种执著求真的精神。最后何院长为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颁发荣誉聘书,希望今后的合作能远超于形式,并由衷地欢迎Atanas Georgiev(阿塔纳斯·乔治夫)先生能为上海电影学院的学生带来更多精彩的课程与分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