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携新片《气球》做客温影 开启全国路演第一站

发布日期: 2020/11/17  投稿: 孔言    部门: 温哥华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13日下午,著名导演万玛才旦携新片《气球》来到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做客温影406剧场,这也是电影《气球》全国路演的第一站。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片人孙孟晋共同参加了这次活动。导演万玛才旦与嘉宾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新片《气球》、与大家分享了影片背后的故事、并与同学们进行亲切互动。本次活动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参与;现场同学热情高涨,积极与导演展开互动,剧场内掌声不断。


(从左到右:孔言、万玛才旦、孙孟晋、蒋为民)


作为一名集优秀作家、编剧、导演、监制多重身份于一体的藏族母语电影开创者,万玛才旦是国际影坛上极具影响力的藏地文化代表人物之一。《气球》是万玛才旦导演继《塔洛》《撞死了一只羊》之后,一部未映先热的高口碑佳作。


(万玛才旦导演分享影片创作故事)


导演万玛才旦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与嘉宾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了影片背后的故事。当谈到藏地生活现实生活的矛盾时,导演万玛才旦说到,在藏地,生活和信仰是分不开的,很难有区分的,生活即信仰、信仰即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和信仰水乳交融,我是受藏地生活和信仰滋养的。影片中,之所以有关于信仰的故事,与藏族人民生活的环境、信仰是分不开的。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分享观影感受)


(影评人孙孟晋分享影片感受)


导演精彩的分享结束后,在场嘉宾热切地表达了对影片的喜爱,并对影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蒋为民院长在观影后对电影这样评价道:“看万玛才旦的电影有这种感觉,看似稀松平常,愉悦的情节,但实际上全是细节。我看完整个电影后一直无法从影片中走出来。”制片人孙孟晋也对影片做出了高度的赞扬:“导演的作品始终有一种魔幻的意思,比如颜色鲜艳的处理和梦境的抽离,他一直在用一种平静的心境表达宏大的主题。”


(学生聆听)


(现场互动)


随后,导演万玛才旦通过现场提问、直播互动的形式与同学们展开热情交流,同学们争相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面对大家的热情,导演万玛才旦欣然地回答了剧本改编、拍摄手法、人物揣摩等方面的问题,并讲到电影制作的一个重要观点:“电影的形式也很重要,甚至是内容的一部分。”


(合影)


作为《气球》全国路演的第一站,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贯彻了其注重实践教学的一贯主张,为学生提供了与万玛才旦导演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热爱电影、学习电影、讨论电影的氛围里,助力年轻的学子和创作者,完成“电影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