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上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十周年暨2020年度志愿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共青团遵义市委员会书记牛伟,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工作部部长章璐,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大伟,党政办主任秦凯丰,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陆瑾,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王晴川,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孟祥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王国建,党委组织员黄谷,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书记冯凌燕出席会议,各学院团委、优秀志愿团队和志愿者等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大会。会议由上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婧宜主持。

志愿青春矢志不渝——志愿服务工作介绍
一段温情视频回顾上大青志协十载发展岁月,从世博会“小白菜”起步成长,向未来踏歌前行。
随后,校团委书记冯凌燕作上海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介绍。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由上海大学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站发展而来,逐渐成为一支思想先进、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组织。10年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在上海一步步落地,志愿精神也在上海大学生根发芽,结果开花。经过十年的努力,上大青志协打造了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进博会志愿者、科技馆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等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志愿服务品类涵盖扶贫帮困、赛会服务、生命援助、战“疫”行动、红色宣讲等。上海大学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事迹被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多次转发报道,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展芳华”的青年气魄。
近年来,我校志愿服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通过“志愿汇”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对我校注册志愿者及志愿者团队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截止目前,我校共有登记注册志愿者团队57家、志愿者7000余人,实现院系全覆盖,全年人均服务时长达7小时。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共青团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行动抓手和活动载体,在践行立德树人全面育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中,不少优秀的志愿者团队和个人与时代同行,为梦想前驱,谱就一曲曲奋斗不息的青春之歌,唱响无私的志愿大爱。校学工办主任、武装部部长孟祥栋,党委研工部部长王国建,校党委组织员黄谷为上海大学2019-2020年度十佳志愿者团队颁发证书。校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和招毕办主任陆瑾为上海大学2019-2020年度Yovo之星优秀志愿者颁发证书。
大会上,上海大学文学院手语社成员带来手语表演,重新演绎了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原创战“疫”歌曲《他是“最平凡”》。这支年轻的志愿者团队用手语记录指尖梦,聆听心底声,赞颂逆流而上的抗“疫”战士。现场观众被这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打动,在手语社成员的带领下,一同用手语告白祖国。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办,向世界展示中国自信。而上大“小叶子”面对严苛的防疫要求和更大的工作压力,依然不惧挑战,奉献进博,将青春的最美姿态留在进博舞台。校党政办主任秦凯丰和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王晴川分别为上海大学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优秀组织、优秀带队老师、优秀志愿者及先进个人颁发证书。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优秀志愿者访谈
会上,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三名优秀志愿者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与在座师生分享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与感受体悟。
上海电影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华旻磊同学,讲述了他前往贵州支教的故事。在与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他切实体会到了西部地区教育体系、理念的落后以及贫困地区孩子们求学的不易。“力所不能及”的遗憾也更加使其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时代担当与使命。对他而言,西部支教不仅仅是一次长途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沛锦同学,从“抗疫”经历和进博会志愿者两方面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2020上半年,她身处“疫情震中”武汉,即使面对困难,仍主动登记同学信息、与伙伴相互鼓励。正是点滴志愿爱心给予了她温暖和勇敢的力量。也正是怀着感恩与志愿之心,她选择走上进博舞台,成为志愿者,与祖国同频共振,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
图书情报档案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玉昭同学,溯源中共,介绍了她的“红色”志愿之旅。她所在的“萤火之光”志愿服务队,多年来持续进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校史馆讲解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她坚持讲述上大历史,传承红色记忆。近期,“萤火之光”团队对多名老师与志愿者进行采访,汇编一大活动轨迹,延续红色基因,献礼中共百年华诞。
红色记忆薪火相传——志愿服务联盟启动仪式
上海大学拥有这样一批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学府”精神,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团中央机关旧址,上海大学校史馆、博物馆、钱伟长纪念馆等红色会址和纪念场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上海这座党的初心和梦想之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上大红”。会上,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工作部部长章璐以及相关学院团委书记共同推动启动杆,宣告上海大学红色纪念地青年志愿服务联盟正式成立。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校启动红色志愿联盟,赓续红色基因。上海大学红色纪念地青年志愿服务联盟依托相关志愿团队,由图书情报档案系、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文学院、社会学院、理学院和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共同参与组建,旨在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在实践中求索悟道,在行动中坚定信仰,为打造红色上海贡献青春力量。
上大学子不仅在校园里播种热情,更在校园外发光发热,展现上大青年的优良风貌。共青团遵义市委书记牛伟和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大伟为上海市区级2018-2019年度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优秀项目及优秀志愿者颁发证书。
躬耕笃行不负韶华——领导寄语
会议最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发言。
聂校长从青年志愿者的起源谈起,强调了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重要意义,从“打破手语的语言隔阂”出发,她认为青年学子应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和提升志愿活动的有效性。她从志愿角度诠释了“言由心生”、”秀外慧中”、“知行合一”三个关键词,向志愿者们寄予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殷切期望。助人者自助,助人者自强,聂校长希望我校青年志愿者们能提升素质,勇担重任,主动参与到多彩多样的志愿服务中,以温暖之心关爱他人,以热忱之心服务社会,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聂校长对上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十周年致以衷心的祝贺,她指出,值此十周年之际,总结过去十年来上大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创新成果,研究部署青年志愿者事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十分必要。展望下一个十年,希望青志协能够践行上海城市精神,赓续上大红色基因,不忘协会成立初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和谐文明新风,引领上大志愿文化更上层楼。
十年初心不改,砥砺歌行,上大青志协始终坚守初心、秉持热心、汇聚爱心,为上海大学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一路相伴同行的,还有太多太多的上大志愿者。无论台前还是幕后,无论迎来送往还是默默值守,他们在青春盛会中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志愿服务,是一项温暖的事业。我们因志趣而相聚,因热爱而坚守,以奉献展芳华,以青春之力展志愿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说道:“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下一个十年,上大青志协愿与志愿者们一起,秉承志愿精神,将志愿的种子继续播撒在上大校园,一同书写上大青年志愿故事的新篇章。(撰稿:陈嘉怡、陈诗韵;摄影: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