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 理学院党委举行“党建+全程导师”全面推进工作沙龙

发布日期: 2021/05/27  投稿: 林晨亚    部门: 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26日,为落实校党委、理学院党委提出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要求,理学院数学系党总支在南区食堂一楼承办了理学院党委“党建+社区”全程导师沙龙,共同探讨推进“全程导师制”、“导师楼宇工作制”、“理想青年成长空间”等各项服务的施行情况和未来规划。公寓办副主任吕宝川、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然、数学系党总支书记刘见礼、数学系副主任孙建才、毛雪峰工作室成员、数学系教工支部书记、数学系全程导师代表们参加活动,刘见礼主持本次沙龙。



活动伊始,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然总结了理学院党委目前全面推进“全程导师”活动及阶段总结的情况,对目前“党建+社区”“的全程导师工作新格局进行了介绍,特别感谢了后勤保障部公寓办、各楼宇管理员老师对“党建+社区”导师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在学生社区扎实推进“全程导学、合力育人”的全程导师工作新篇章。数学系的“全程导师”工作比较有特色,学生在全程导师的指导下,对于自己的专业方向认识更深、对数学系的认同感更高。他还强调要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坚持全面推进全程导师制,注重对学生的分层分类的培养,在学生社区营造良好学风,同时积极收集学生意见,大力支持全程导师在社区空间开展“全程导学”的相关活动。



接着,公寓办副主任吕宝川对理学院党委施行的“党建+社区”、全程导师进楼宇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理学院参与的全程导师们表示高度赞扬。他指出2个月来,以毛雪峰、何卓衡、王玉超、荆瑞等为代表的老师们每周数次或以开设工作坊的形式在社区空间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专业辅导和沙龙,成效显著。自开展“全程导师进楼宇”活动以来,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了,寝室楼内会有全程导师来定期走访,学生也可以将问题、想法与老师进行讨论。他希望全校更多院系能够借鉴理学院全程导师的做法,能够一起在学生社区共事共享、齐思同创,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氛围,使得全校的全程导师们能够汇聚育人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随后,吕宝川还带领全程导师们一起走访调研了目前南区宿舍楼已经开设的“全程导师进楼宇”的工作空间。一行人走访了南区5号楼、7号楼、11号楼和14号楼等楼宇和寝室。在这些寝室楼内,已经不同规模地修缮了供学生自习、讨论的空间,同时给“导师进楼”准备了小型会议讨论场所,为进一步扩大全程导师的活动规模提供了条件。



本次沙龙总结了理学院、数学系和学生社区合作开展全程导师、“党建+社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对存在的工作难点进行了探讨,对后续全程导师考核交换了意见,将对后续持续推进“党建+社区+全程导师”的工作规划发展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未来,理学院数学系党总支将通过多种多样的合作方式,点亮学生理想成长空间,帮助学生更好地取得进步,多方合力共促发展,共同打造师生心目中的“幸福学生社区”和“快乐学习家园”。(撰稿/摄影:王岑岑、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