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理学院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举行共建签约仪式

发布日期: 2021/06/05  投稿: 林晨亚    部门: 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2日,上海大学理学院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在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举行共建签约仪式,理学院党委书记盛万成、副书记姚颖冲、研究生党建中心主任周桥、青年教师何卓衡、教务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周璘,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党支部书记叶睿颖、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副馆长蒋国庆、宣传教育部副主任徐煜、开放管理部主任兼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主管吴青、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主管蒋怡,以及理学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开放管理部主任兼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主管吴青主持。



活动第一项,理学院师生共同参与情景思政课《印脉“海上第一当”》。首先,讲解员带大家一同游历当铺,向大家介绍了“高柜台”、“铁栅栏”和历史悠久“彩色花阶地砖”等元利当铺的原本特色。随后,带大家来到柜台的背后,清晰地观看柜台内部的场景,讲解员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当铺人员的工作流程。继续向前,来到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的第二展厅,大家经过有趣的“抽铜钱”分小组开始今天的党课。本次党课讲述了《印脉“海上第一当”》历史变迁的故事,由工作人员扮演的“小朝奉”和“老朝奉”两代朝奉对话,各小组积极参与互动,带大家聆听典当故事,了解了典当这个距今已经有1600年发展史的古老金融行业。



活动第二项上海大学理学院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在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举行共建签约仪式。

会议伊始,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党支部书记叶睿颖对理学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叶书记回顾了一月份开展共建筹备会以及三月研究生加入志愿活动以来,理学院师生为场馆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并表示感谢。叶睿颖书记热情地向大家讲述了由静安区文物史料馆打造的《印脉“海上第一当”》情景思政课的筹备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在展出的深受大众喜爱的“百年百印”印章艺术展;“秉初心追梦 书百年华章”全国百幅书法作品展;以及最新开发的静安红色研学线路、正在筹备中将输送至部队、楼宇、学校等的“行走的党课”等活动。



理学院党委书记盛万成表示,自三月份正式开始志愿服务以来,已经有近三百名研究生加入场馆志愿服务,成立了各分馆志愿讲解队,志愿服务质量正在走深走实,非常感谢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平台。学院党委正带领学院的教师们开拓思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理学院学子深切感受党的历史,上海的发展史。理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开足开齐开好实践课,让同学们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理学院研究生兰庆代表志愿者发言,她说自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与上海大学理学院合作以来,理学院全体学生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大家从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她也回顾了自己的志愿经历以及志愿期间场馆的工作人员给予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和细致帮助。最后,她代表理学院志愿学子们感谢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以及上海大学理学院为同学们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同学们不负时代,不负青春,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中,以担当作为续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随后,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姚颖冲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副馆长蒋国庆为优秀志愿者代表颁发证书、为志愿讲解员颁发聘书,理学院党委书记盛万成为静安区文物史料馆蒋怡等六名主管颁发“理学院校外导师”聘书。



最后,理学院党委书记盛万成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党支部书记叶睿颖签署了共建协议并共同揭牌。

本次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早期中共中央机关聚集地、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静安区文物史料馆是理学院学子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砥砺初心与恒心的红色基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闪耀志愿之光的绝佳平台,希望大家通过参加志愿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在思索中唤起奋进力量,在感动中激昂慷慨斗志,践行“”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追卓越创一流,成为更优秀的上大人。(撰稿/摄影:刘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