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风华——第五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举行

发布日期: 2021/06/30  投稿: 郑丽    部门: 文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6月27日下午,红韵风华——第五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大学教务部、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支持,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上海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上海大学)承办,并得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教结合项目的经费支持。

疫情拉远了距离,但阻隔不断诗情。本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同步进行的模式,全部活动皆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让全国各地的吟诵及诗词爱好者能够共襄盛会。本次吟诵大会,上海大学本硕博学生携手19所高校的吟诵队伍共同参赛,吟峥嵘岁月,诵建党百年。

本次大会邀请到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北京大学博士陈更为活动主持人。



大会邀请到吟诵专家、复旦大学蒋凡教授,吟诵专家、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刘德隆先生,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央视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李定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学术副会长、《中华诗词》副主编林峰先生,吟诵专家、扬州大学刘勇刚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朱立侠先生担任比赛评委。



领导致辞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上海大学附属小学20位小朋友清亮的童声中,红韵风华——第五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正式拉开了序幕。活动伊始,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基地领导小组组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致辞,他对参与大会的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各地的参赛团队表示欢迎,并对基地的建设工作表示肯定与赞赏。他表示,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具有极大的学术资源优势,在诗词研究、文化传承与吟诵教学等领域,都起到了广泛的带头示范作用。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青年们应该以先贤之智启迪人生理想,用华夏经典忆峥嵘岁月,吟锦绣山河,诵红韵风华。本届吟诵大会也将产生极大的效果与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中华诗词的传播以及对吟诵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接着,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杨志新先生在线上致辞,对第五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的举办表示支持和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他表示,吟诵是中华传统的读书方法,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弘扬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中华诗词的魅力与价值对“文化中国”和“诗礼校园”的建设,必将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中华诗词,含英咀华;建党百年,世纪风华。参赛选手们围绕“锦绣中华,壮丽河山”“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峥嵘岁月,百年征程”三个主题,用吟诵铭记光辉历史,传递红色力量。

第一板块锦绣中华壮丽河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是党和人民喜获丰收的一年。青岛大学孙琳、吴闯、李豫鲁等同学为大家带来《诗经·周颂·丰年》,将周人歌颂丰收年景、高大仓廪、亿万稻粮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露为霜,芦苇苍苍;北国雪景,万里茫茫,祖国的锦绣山河令无数文人骚客为之折腰。陕西师范大学周伊凡、潘成雯、李燕等同学带来的《诗经·蒹葭》和《沁园春·雪》为现场观众展现了朦胧凄美的秋色与磅礴壮阔的冬景,令人心驰神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华夏万里,观尽山河物华。韩山师范学院李鹏樱、陈妍莹、蔡舒雅等同学带来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雄浑苍茫的辽阔边塞图景,让观众们感受到苍茫云月、磅礴天山的层层魅力与无尽风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首都师范大学刘明宇带来的《暗香》音韵婉转,波澜回荡,让观众仿佛置身一片清冷幽香的竹外梅林,欣赏着梅的孤傲、梅的清姿。

英雄先烈洒热血,革命故事代代传。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情景剧吟诵《伟人之路》采取新颖的艺术形式,别出心裁地展现了一代伟人的光辉历程。

岭南师范学院李锦浩同学的《沁园春·雪》将沉浸醲郁的粤语与慷慨激昂的词句完美融合,令观众们耳目一新,感受到吟诵别样的魅力。

“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湖北大学叶文斌、余思源、代轩屹等同学带来的组诗吟诵“天下江山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闻笛》、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让现场和线上的观众跨越时空,同先贤对话,共赴一场“黄鹤楼”盛宴。



专家评委刘勇刚教授、蒋凡教授对第一环节的吟诵作了点评。刘教授称赞道这是古典情韵与红色精神的结合,是诗礼乐的结合,颇有仪式感,入境入心。蒋教授建议道要是吟诵者能注意四声在吟诵中的运用,就可以更准确地吟诵诗词。

第二板块赤子之心,家国情怀

华东交通大学明德社的郑芊君、李建江、余志结等同学带来的《其命维新、以永终誉》——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激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福建工程学院杨筱然、张雨茜、李竞等同学带来爱国诗人屈原的《九歌·国殇》,让观众们共同体会了一段酣畅淋漓的英雄赞歌,感受到一种凛然悲壮的阳刚之美。

身居寒室,心系百姓。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黄林玲、司维、黄梅等同学吟诵了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观众为诗人那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所深深震撼。

来自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塞内加尔的上海大学留学生赵丽秋、DINA(地娜)、王祯、马杜带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他们用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和优美的吟诵诠释了诗词无国界的真谛,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外国友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黄冈师范学院盛园、付仕银、肖克等同学带来吟诵《蜀相》《水龙吟》,表演生动,声情并茂,令观众们领略到了诗句字里行间流露的君子之风、文人情怀。

玉林师范学院廖雅兰、陆钰洁、陆秋羽等同学带来的组诗吟诵《定风波》《明妃曲》(其一)缠绵婉丽,矜炼深雅,那份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深情令人为之动容。

扬州大学孙震宇、王毅、朱丽婷同学带来的毛泽东诗词联吟《长征》《和柳亚子先生》《卜算子·咏梅》,再次展现了伟人的意气风华,让观众们领悟到革命先辈奋发向上、壮志踌躇的精神和魄力。

评委专家刘德隆教授为吟诵大赛给出了独到的建议,朱立侠先生对第二板块的吟诵进行了点评,认为这一板块体裁很完备,时间脉络清晰,吟诵调丰富,尤其是外国友人着汉服吟诵古诗的形式十分新颖。

第三板块峥嵘岁月,百年征程

一百年的筚路蓝缕,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的洗礼,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只小船,成长为承载中华复兴的一艘巨轮。上海大学豆国庆、喻梦妍、张媛颖、银文等同学带来的“百年党颂”(毛泽东《改西乡》《长征》《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沁园春·雪》),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时空穿梭之旅,将比赛推向高潮。观众们以沉浸式的姿态领略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时代,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那种砥砺人心的向上精神。



黑龙江大学隋文涛、刘安琪、王英利等同学带来的《沁园春·长沙》豪情满怀,荡气回肠,再现了革命青年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雄心壮志。

“青山踏遍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淮阴师范学院李楠、郭永旭、徐伟佳等同学带来的革命组诗《清平乐·会昌》《无题》表现了一代伟人力图“破壁而飞”的凌云壮志和献身救国事业的革命精神。

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厦门大学钟雪纯带来的吟诵表演《滨江抒怀》带领大家再一次认识了那位愿以满腔热血灌溉中华大地的巾帼英雄赵一曼,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上世纪初,无数英雄的共产党人心系家国,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扬州大学张越、张沁仪、朱映羽等同学带来的红色经典组诗吟诵(《江南第一燕》《口占一绝》《大江歌罢掉头东》《狱中诗》《狱中联句》《梅岭三章》其三),再现了瞿秋白、李大钊、周恩来、恽代英、王凌波、姜国仁、陈毅不畏牺牲的革命情怀,感人至深。



肇庆学院七星诗社砚园吟诵队带来毛泽东诗词三首《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旋律振奋激昂,现场反响热烈。

青海师范大学刘炜桐、张继辛、崔博闻等同学带来诗经《秦风·蒹葭》《秦风·无衣》,与观众一同见证了前秦古人美好缠绵的儿女之思、肝胆相照的同泽之谊。

中国韵文学会会长肖瑞峰先生、林峰先生对第三板块进行点评。肖先生指出,这一板块的吟诵大多紧扣主题,同学们能准确把握诗词内涵,并进行独具匠心的表演。林先生观看了同学们的表演,仿佛回到了峥嵘岁月。他认为通过吟诵革命诗歌,可以纪念缅怀革命先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映时代,吸引更多诗词爱好者,加入诗词吟诵。

为祝贺吟诵大会的举办,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邱玥老师带来古筝独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学生带来手语诗词《长征》《锄禾》,上海市澧溪中学学生表演了朗诵《澧溪少年颂—红光》,上海市中原中学“非遗传承项目古诗文吟诵工作室”师生带来唐调吟诵《山水情思》。

李定广教授对整场吟诵大赛进行了点评,认为吟诵大赛意义深刻,范围更大,影响力更深,并对吟诵和唱歌的区别进行了指导。



活动最后,经过评委老师们的仔细评审,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

上海大学《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上海市澧溪中学《澧溪少年颂—红光》、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长征》《锄禾》,上海市中原中学《山水情思》,上海大学附属小学《鹿鸣》获得优秀表演奖。



韩山师范学院《关山月》、黑龙江大学《沁园春·长沙》、上海大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陕西师范大学《诗经·蒹葭》《沁园春·雪》、青岛大学《诗经·丰年》、青海师范大学《诗经·蒹葭》《诗经·无衣》、福建工程学院《九歌·国殇》、肇庆学院《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浪淘沙·北戴河》、淮阴师范学院《清平乐·会昌》《无题》、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厦门大学《滨江抒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伟人之路》获得三等奖。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毛泽东《沁园春·雪》、玉林师范学院《儿女英雄》 、湖北大学《天下江山黄鹤楼》、华东交通大学《其命惟新,以咏终誉——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首都师范大学《暗香》、黄冈师范学院《丹心吟赤泪》获得二等奖。

扬州大学《红歌经典诗歌吟诵》、扬州大学《长征》《和柳亚子先生》《卜算子·咏梅》获得一等奖。

上海大学《百年党颂》荣获特等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一级调研员赵靖茹、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欢、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计划”项目负责人叶开江、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段勇、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武装部部长孟祥栋、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辛明军、上海大学文学院书记吴仲钢、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石初军、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首席教授邵炳军、上海大学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浙江省新昌县立德书院院长吴宝芹等领导和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峥嵘岁月激人深思,美好蓝图令人憧憬,宏伟目标催人奋进。红韵风华——第五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至此圆满落幕。“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让我们一同吟中华经典,诵家国情怀,在振奋激昂的旋律中,追忆红色征程,重温誓言初心,阔步行进新时代!

(撰稿:郭繁荣、杨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