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国际学生走进黄海湿地体验中国生态之美

发布日期: 2021/10/26  投稿: 黄蕾    部门: 国际部   浏览次数:    返回

编者按: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为了让国际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生态治理的成就,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在华国际学生赴“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也是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的盐城黄海湿地进行实地考察。



10月22日至24日,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科特迪瓦等31个国家的上海大学国际学生走进盐城黄海湿地,切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用镜头发现、记录和传播世界自然遗产之美。来自老挝的Phetsamone phommouny说道:“我很幸运能参加这次旅行,它让我对中国的生态保护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条子泥是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的核心区,数百万亩滩涂上,每年数百万计的迁徙候鸟在此停歇、换羽、越冬,既是人类重要的海洋经济区,也是候鸟栖息的天堂。来自缅甸的Aye Aye Cho看到各种鸟类在清晨阳光下的广阔湿地觅食,把这里的景象比作一幅色彩鲜艳的自然画卷。来自巴基斯坦的Ayesha Khan惊叹道,“当地政府为保护湿地自然环境所做的努力值得赞扬,因为它不仅成为了旅游胜地,而且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过冬提供了自然条件。能看到这些珍贵的鸟类真是太神奇了!”



在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同学们穿梭在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这片6.8万亩的土地,森林覆盖率超90%,已成为系在黄海之滨的一条“绿飘带”。当得知这里的树木是当年的林场工人在贫瘠的盐碱地上一棵一棵种植起来的时候,来自秘鲁的Maria Fe Celi Reyna连连说道:“不可思议,这简直是奇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Tsigabu Teame Bezabih一直以来都很关注环境保护,他说,“保持生态平衡是使地球有利于生存的关键。最好的例子就是东台黄海森林,在那里,一群有决心的、勤劳的人民把贫瘠的土地变成人间天堂。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世界应该从中吸取经验。”



走进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捕捉“湿地神兽”麋鹿的憨态与雄姿。“我觉得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珍稀动物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相信,中国的贡献将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做出巨大贡献。”来自斯里兰卡的Madushakya感叹道。



三天的时间,国际学生们感受了湿地的壮美,为盐城湿地生态文化、湿地保护和管理成效而惊叹。国际学生们纷纷为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点赞。来自秘鲁的Maria Fe Celi Reyna表达了对中国生态建设成就的感慨,“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经济发展带来了高昂的环境成本,多亏了中国人民,中国政府的变革速度之快是外国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来自韩国的黄舒贤也表达了中国对全球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的看法,她说:“中国作为国土面积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大国,拥有种类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所以主动分担了很大的责任,积极的发布法规,参与全球气候谈判,为生态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中国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次的知华实践活动不仅让国际学生们进一步认识与体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做出的贡献,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