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风 追卓越|管理学院研究生学风建设大讨论举行

发布日期: 2021/12/31  投稿: 李小玲    部门: 管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倡导和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上大学风,进一步培育学院优良学风,管理学院于12月29日在经管大楼召开研究生学风建设大讨论。学院党委书记李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亮,副院长许学国莅临讨论会现场,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代表赵红丹、研究生辅导员代表及26名硕、博研究生代表出席本次讨论。会议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张昱主持。



讨论会以管理学院领导致辞、专业教师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学院党委书记李伟首先肯定了上大管院的学风基础,并鼓励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一是“真正做研究,做真正的研究”,保持内心清醒,不受社会观念影响,扎实练就技术基础;二是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业,向钱伟长老校长等学术大家学习;三是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优秀的人才,无愧于当今伟大的时代。



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赵红丹从一线学科教师的视角阐述了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赵红丹老师首先传达了成旦红书记在学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认为上海大学作为以上海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要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然后分别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阐述如何进行学风建设,强调学风建设人人有责,管院亦应该发出学风建设的最强音,建设自己的院风。



接下来,6位研究生代表分别从学术科研、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四个角度围绕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进行发言。



讨论会上,与会研究生代表依次围绕“研究生怎样严守学术诚信、学术规范与学术底线”、“校、院目前学风建设的优点和不足”发言,并结合自身学科发展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建议。在座领导和老师详尽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惑,并对同学们提供的建议进行了补充。



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学国老师勉励同学们把自己定位于研究生的身份,贡献社会;提出学风建设不仅局限于学术诚信,还体现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眼界与格局的提升。同时,许老师也肯定了管理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理解管院学子奔波两校区的不易,并表示学院将继续尽可能地为师生创造更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讨论会的尾声阶段,许学国老师宣读并发布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关于研究生学术诚信规范的倡议宣言》,与会研究生代表签署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关于研究生学术诚信规范的承诺书》。




最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亮老师对本次研究生学风建设大讨论作总结发言:学风体现在师生的人格培养、精神风貌、党史学习等多个方面,各位同学应增强系统思维,切实践行刘昌胜校长在大会上提出的“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找准自我定位,设计自我路径,展现自我风采,并将本次大讨论的精神传达给身边的同学。马老师还勉励同学们拥有三个“爱”:一是爱己如树,克服功利,扎住根,沉住气;二是爱生如己,师生之间、同窗之间做到换位思考;三是爱校如家,为上海大学及管理学院的大家庭多提建设性的意见。



2021年9月24日,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之研究生学术沙龙在线上成功举办。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亮老师对新时代的上大人提出“敢于研究、善于研究、乐于研究”的要求。在本次沙龙中,2019级四位优秀的学长学姐分别在学科竞赛、案例撰写、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工作实习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有见地的经验分享,收到了在线观众的热烈反响,观众们的提问也得到了分享者的耐心解答。



2021年12月15日,杨子明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专题报告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经管楼蔡冠深讲堂圆满举行。活动伊始,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伟老师为杨子明总裁颁发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聘书。随后,杨子明教授为师生作“用经济学原理揭穿经济现象的三大谎言”主题报告,向大家阐述了当今时代学习经济管理的意义,建议经管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理财以获得可持续收益。报告结束后,同学们与杨子明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得到杨子明教授真挚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除了学术沙龙、专题报告,管理学院推陈出新,开展了研究生榜样面对面系列主题专访,采访在“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学术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管院研究生学子。通过推出主题专访,同学们可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各位突出表现同学的经验建议,不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除了学术沙龙、专题报告,管理学院推陈出新,开展了研究生榜样面对面系列主题专访,采访在“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学术科研”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管院研究生学子。通过推出主题专访,同学们可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各位突出表现同学的经验建议,不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维信用团队”由储雪俭教授领衔,研究方向涵盖供应链金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网络规划与设计等。储雪俭教授作为学科负责人,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为百余企业提供了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咨询与应用研究,企业到校研究经费达3800多万元。此外,他还注重教学与行业的有效结合,形成了“以课题为依托,教学研究为导向”的教学特色。

2021年11月30日,“百年传承追卓越,笃行研学创一流”上海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节于宝山图书馆报告厅正式开幕。储雪俭教授领先的管理学院“三维信用团队”获得首届上海大学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的荣誉称号。



管理学院研究生“学商结合,与管携行”专业特色学术节系列活动荣获上海大学研究生“千帆悦进”十佳专业特色学术活动。在党建的引领下,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将“研学、思学、践学、乐学”相融合,为广大研究生搭建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创新竞赛与就业指导“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发展平台。

该主题系列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与党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开阔视野,使同学们掌握了新的分析技能,获益良多。




学风建设建言献策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赫雪婷

倡导优良学风建设,需从我做起,从转变学习习惯做起。应当首先确定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养成求知若渴、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主动帮助同学,共同建设良好的学习风气。我认为,学校与学院能够提供更多的跨专业学术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和相关领域老师提供交流平台,以此增进学院间交叉学科的融合与建设。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周彦琪

研究生应当具有学术自信和学术诚信。如果将发表论文当作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就会慢慢变得抵触,最后迫于毕业的时间压力,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导师给予我们的更多是方向上的指导,而不是教我们怎么走路,所以我们应当建立科研自我效能感,才能更加具有信心地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我希望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从实践中发现更多有趣和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铭城

研究生应树立学术诚信的价值取向,牢记学术规范这条底线,对待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学术修养,在学习中遵从学术道德规范,严谨求实,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从会计专硕专业视角来说,人数较多、学制较短,考虑到研二大多数同学忙于学习,互相深入接触的机会并不算多。管理学院可以多举办一些学习沙龙,一方面可以让优秀的同学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丁欣

正如成旦红书记在24日学校首届学风建设大会闭幕式上讲到的“人人都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从内心深处树立学术诚信的意识,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勤奋的学习习惯、创新的思维能力,坚定学术理想、远离学术禁区、勇攀学术高峰,为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一流管理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