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成绩出炉,由陈梓康(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戴希楠(理学院)和郝怡斐(经济学院)三位同学所组成的参赛队,在计算机学院王健嘉老师指导下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竞赛最高奖 - 特等奖(Outstanding),这是上海大学首次获得该奖项。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MCM/ICM是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和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 的缩写,即“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 始于1985年,ICM始于2000年,由COMAP(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MCM/ICM 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要求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对所选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并完成一份英文论文通过网络上传至主办方。本届数学建模竞赛吸引了来全世界20多个国家千余所高校在内的27205支队伍(MCM 15105支、ICM 12100支)参加。
 
本次竞赛我校理学院、钱伟长学院、通信学院、管理学院、悉尼工商学院等143个队共429人参加了此次竞赛。参赛队伍凭借良好的团队合作,通过激烈角逐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了特等奖一组(0.16%)、特等奖提名三组(2%)、一等奖14组(9.8%)、二等奖26组(18.2%)的优异成绩。
 
在此次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过程中,理学院通过“导、练、赛”协同机制组织学生进行美赛备战。在2021年12月开展全校美赛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美赛;2022年1月组织理学院优秀教师开展六场数模竞赛培训,从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美赛论文撰写、美赛参赛经验交流等方面进行培训;2022年1月底在上海大学数学实践工作站开展实战模拟,邀请获奖学生参与指导、交流;在此期间,理学院组建了来自于理学院杨建生、温智捷、刘见礼以及计算机学院的王健嘉和管理学院周建等30余位老师的美赛数模指导团队,并采用指导老师、参赛学生“双向选择”方式进行组队,优化参赛队伍结构;在2月中旬竞赛过程中,理学院组织指导老师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在竞赛规则允许前提下与学生沟通,从各方面关注学生参赛过程。此外, “十四五”期间首批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上海大学数模社也积极参与美赛的组织工作,社长张家祺等同学从竞赛宣传、学生组队、教练沟通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从2012年开始,上海大学理学院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宗旨,利用学科竞赛为抓手,将竞赛融入学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以学促赛、以赛促改、以改促教、以教促人”培养模式。通过课内外互动,促进学生数学探索与实践创新;通过学科竞赛,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附录:获得一等奖及其以上部分学生名单
 
  
   序号  | 
   姓名  | 
   学院  | 
   获奖  | 
   指导老师  | 
  
  
   1  | 
   陈梓康  | 
   中欧  | 
   O奖  | 
   王健嘉  | 
  
  
   戴希楠  | 
   理学院  | 
  
  
   郝怡斐  | 
   经济学院  | 
  
  
   2  | 
   张阳  | 
   理学院  | 
   M奖  | 
   杨建生  | 
  
  
   符予成  | 
   理学院  | 
  
  
   王静颐  | 
   计算机学院  | 
  
  
   3  | 
   陈丹妮  | 
   材料学院  | 
   M奖  | 
   朱志宏  | 
  
  
   朱泓颖  | 
   理学院  | 
  
  
   李明磊  | 
   通信学院  | 
  
  
   4  | 
   宣晓祺  | 
   管理学院  | 
   F奖  | 
   周建  | 
  
  
   沈欣语  | 
   钱伟长学院  | 
  
  
   倪晓琪  | 
   通信学院  | 
  
  
   5  | 
   罗屹洲  | 
   理学院  | 
   F奖  | 
   温智婕  | 
  
  
   肖雨贝  | 
   悉商  | 
  
  
   袁正  | 
   计算机学院  | 
  
  
   6  | 
   屠云  | 
   计算机学院  | 
   M奖  | 
   王健嘉  | 
  
  
   李越  | 
   计算机学院  | 
  
  
   胡天辰  | 
   经济学院  | 
  
  
   7  | 
   龙路加  | 
   理学院  | 
   M奖  | 
   温智婕  | 
  
  
   张思远  | 
   机自学院  | 
  
  
   梁浩源  | 
   机自学院  | 
  
  
   8  | 
   王洁怡  | 
   计算机学院  | 
   F奖  | 
   王健嘉  | 
  
  
   胡怡轩  | 
   计算机学院  | 
  
  
   赵烨琳  | 
   理学院  | 
  
  
   9  | 
   刘亦凡  | 
   计算机学院  | 
   M奖  | 
   王健嘉  | 
  
  
   陈子怡  | 
   理学院  | 
  
  
   宗淼  | 
   理学院  | 
  
  
   10  | 
   徐一凡  | 
   计算机学院  | 
   M奖  | 
   潘晓敏  | 
  
  
   熊梓君  | 
   理学院  | 
  
  
   李梦媛  | 
   计算机学院  | 
  
  
   11  | 
   田逸凡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M奖  | 
   刘见礼  | 
  
  
   王华宇  | 
   钱伟长学院  | 
  
  
   高子涵  | 
   钱伟长学院  | 
  
  
   12  | 
   黄彧敏  | 
   理学院  | 
   M奖  | 
   刘见礼  | 
  
  
   张翀昊  | 
   材料学院  | 
  
  
   豆家伟  | 
   材料学院  | 
  
  
   13  | 
   向子玉  | 
   理学院  | 
   M奖  | 
   吕巍  | 
  
  
   彭雯  | 
   理学院  | 
  
  
   王波  | 
   计算机学院  | 
  
  
   14  | 
   崔海涛  | 
   通信学院  | 
   M奖  | 
   王文环  | 
  
  
   林春霞  | 
   计算机学院  | 
  
  
   张婷  | 
   材料学院  | 
  
  
   15  | 
   邱彦杰  | 
   计算机学院  | 
   M奖  | 
   王健嘉  | 
  
  
   刘之源  | 
   计算机学院  | 
  
  
   苏天尧  | 
   计算机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