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上大学工系统和本科生热议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6/25  投稿: 白晓东    部门: 学生工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返回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今天开幕。李强同志代表十一届上海市委作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报告。上大学工系统认真收听收看大会直播,纷纷表达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理学院本科生 刘悦: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今天开幕。通过观看李强同志代表十一届上海市委作的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报告,我们了解到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深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党的诞生地愈益展现蓬勃生机。这五年来,上海经受住了百年变局与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得到了加快破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也得到了胜利完成,开创了上海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上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我们要积极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这座包容的城市增添新的荣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 赵谊:

今天上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世博中心胜利举行。在观看会议的过程中,我对李强书记作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报告印象深刻。我为上海人民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守“国门”的精神所动容,在疫情面前,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和人民军队大力支持,上海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打赢了上海保卫战。同时也鼓舞着我,办法总比困难多,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云开见日升,终将柳暗花明,迎来希望的曙光。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曹诗妤: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今天上午顺利召开。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总结了上海“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五年来在各领域获得的成就,对今后五年上海的奋斗目标和定位做出展望并提出具体指导思想和措施。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学生也要深入贯彻学习上海市的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学好专业知识,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不懈奋斗。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康玉菲:

观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明确定位是“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我想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上海大学是一所红色学府,传承百年,始终秉承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我们要进一步培养与上海城市品格相匹配的青年大学生,为上海城市发展贡献上大人的智慧与担当,让青年人在新时代上海发展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奋发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疫情期间上大人在各自的学习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了自强不息的特质,在接下来的发展进程中,上大人也必将坚定理想信念,迎难而上,奋进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黄丽娜:

今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顺利召开,这是正值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市党员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大会报告环节,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围绕五年来上海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顽强斗争以及大上海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成果等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对今后五年城市发展的崭新蓝图进行了深入规划和部署,整整一个小时,丰满且详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上海全市党员的一员,我认为在未来的每一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共同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 孟祥栋: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是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李强书记指示,最强烈的自觉是遵循总书记寄予的谆谆教诲,党员干部要成为负重前行的人、披星戴月的人、鞠躬尽瘁的人。这是新时代上海干部的精神。负重前行,我们干部要有担当意识,要把事业发展、把攻坚克难摆在第一位,要始终牢记我们的使命。披星戴月,要有晨曦赶路的干劲,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把事业干好。鞠躬尽瘁,要有牺牲精神,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要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用尽全身力气。负重前行、披星戴月、鞠躬尽瘁,是对干部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工作精神的全面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干部,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发展作为重心,持续不断改革,砥砺奋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努力奋斗。

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 王贻: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一二次党代会于2022年6月25日至27日召开。这是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疫过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推动上海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代会的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了到2035年和2050年的阶段性目标安排,部署了重点任务,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充分体现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上海踔厉奋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坚定信心,把上海发展放在“两个大局”和新发展格局中进行谋划,加强了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有利于整体性推进和具体实践。

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张婧怡(挂职) :

在认真聆听学习了李强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我们更加明确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奋进、守正创新,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城市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过去五年,我们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守“国门”,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这是我们全体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的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上海大学的一名教职员工,作为一名党员,身处以这座城市命名的红色学府,我们要更加严于律己,锤炼担当,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王平: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上海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为鲜明主线,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深刻透彻,谋划目标清晰明确,充分彰显了政治担当、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和人民情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引领上海未来五年发展意义重大。当前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新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在中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这场大上海保卫战中,我们众志成城,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许静: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了。回顾过去,是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五年,上海在综合实力、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更是取得抗疫斗争、特别是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展望未来,将是上海提升世界影响力、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的五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我将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牢记“国之大者”,立足本职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陈明雨:

今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上午9点在世博中心开幕,李强书记在会上作了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报告。听完整个报告,看完大会实况直播,我备受鼓舞。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始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下带着机遇和挑战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上海从突然爆发到疫情指数上升到胶着反复再到有效遏制,事实证明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正确的。而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也时刻警醒自己要胸怀全局、着眼大局,每当奋斗在校园的抗疫一线,心系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安全,都使我肩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强烈。如今,上海的疫情雾霾已逐渐散去,经过考验和洗礼,上海也需要以更奋发的势头接续奋斗、阔步前行。我会牢记嘱托,立足自身,扎根实际,创新途径,将广大青年学生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做好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奋斗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第一线,为“贡献更多的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付出自身的绵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白晓东: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今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李强书记代表十一届上海市委向大会作了报告。在报告中感受到了过去五年的卓越发展成就,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光明前景。相信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的上海,将会不断展现新气象,一定能够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践行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将会传承历史荣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践行城市品格,彰显上大特质,为培养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