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激励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校组织开展2022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6月25日下午,“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线上举行。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主任吴铭,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陆瑾,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孟祥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魏宏,后勤保障部党委副书记胡乾源,校团委书记冯凌燕以及校院两级团干部代表、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代表、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出席本次出征仪式。
会议伊始,校团委实践部、通信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振对2022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西部计划志愿者整体工作进行了介绍。本年度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结合“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学知溯源,实践创新”两大板块,共设立了7个选题方向;在暑期挂职锻炼中,目前已与10个区取得合作,联合开展挂职锻炼;西部计划志愿者再度出征,将前往新疆兵团、西藏、云南、遵义、定西等地开展基层服务。为响应团市委《关于开展本市大学生暑期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我校将继续组织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同心战役,筑牢抗疫堡垒。

随后,2022年上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示范项目”代表,社会学院2020级研究生汤婷婷分享了团队实践之旅的三个心得体会,一是要及锋而试,把握机遇,在实践中探寻真知;二是要学以致用,融合理论,在田野中检验实学;最后强调团队实践要集思广益,同力协契,在合作中发挥所长;上海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来自计算机学院的2018级本科生薛至言,讲述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共同选择和大部分毕业生不同的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立下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青春壮志;来自经济学院2020级本科生程元辉是上海大学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代表,他坦言作为一名上大学子,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也要有踏实奉献的追求,发挥专业所长,在挂职锻炼中知行合一,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干好本职工作、服务社会发展;来自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杨传丽代表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发言,作为校女足队员,以永不言弃的女足精神不断激励着自己和他人守护在校园防疫一线;社区学院2021级本科生包思憶代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发言,作为所在社区最年轻的“代理”楼组长,他以志愿服务的初心诠释了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面对疫情,我校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校内累计上岗2万余人次,累计总时长6万多小时,共有来自20个学院的学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上岗1千多人次 ,累计总时长1万余小时,星火燎原,汇聚青年力量。

最后,聂清副校长亲切寄语即将出征的同学。她提到,近年来,社会实践一直是我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学的社会实践是基于社会的国情教育思政课。从同学们的表现中,她真切感受到上大学子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历练中,既有出色的专业素养,也有出色的实践能力,更有青年的使命担当,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在即将启程之际,聂校长勉励大家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虚心学习:希望同学们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感动的眼睛,牢记钱伟长老校长“天下就是百姓”的嘱托,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成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材;二是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在今年的社会实践团队中,每支实践队伍都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充分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优势,用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展现使命担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把社会作为大课堂,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认真完成实践任务,为团队添彩,为学校争光,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跑出当代青年最好的成绩。

出征仪式启动环节,研究生支教团代表沈汤泽、暑期挂职锻炼代表程元辉、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者代表吴祎成、社会实践项目代表陆欣怡、高才雯通过视频接力的形式发出铮铮誓言,号召同学们勇担青年使命,迎接时代挑战,出征仪式正式启动。

近三年来,我校平均每年400余支实践团队分赴祖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近万名青年学生深入农村院坝、田间地头、厂矿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卫生等实践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做出积极贡献。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期待上大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共度这个难忘的盛夏!(撰稿:孙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