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攻坚导师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22/07/01  投稿: 崔明    部门: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上海市、上海大学关于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精神,推进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攻坚工作,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于6月28日下午14:00召开毕业生就业攻坚导师工作会议,意在发动导师力量,为毕业生拓宽求职渠道,协同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助力就业路走稳走实。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丁华东,院长黄继忠,副院长徐坚、王丽华,学工团队,学院未就业学生导师参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淑珍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丁华东传达上海市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精神。丁华东书记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工作比往年更加艰巨,在岗位供给数相对充分的情况下,“慢就业”“怕就业”的现象突出,毕业生就业热情有待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的落实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市及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精神,丁华东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从宏观层面看,就业工作涉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益,从微观层面看,就业工作关系到学院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分配等,应扎实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要切实加强与本科生、研究生的沟通交流,各位导师应发挥自身力量,从家长的角度关心学生,在思想层面做好动员工作,讲清楚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岗位问题,各位导师应多关心、多费心,动用学界、专业的力量,加强与往届毕业生的联系,积极为毕业生联系工作岗位。丁书记强调,就业保卫战已经吹响号角,毕业生就业率是学生的事,是国家的事,也是各位老师的事,希望各位老师多关心关爱学生,助力学生早日实现就业。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淑珍与大家进行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交流,分析各方面数据并做详细解读。韦淑珍副书记、副院长首先分别介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包括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进展,重点群体帮扶等,指出考公趋向明显、少数民族及建档立卡毕业生等就业问题;其次交代一系列就业工作举措,例如落实“一把手”工程、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生涯导航精准助力、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工作计划、就业专栏持续发力、学工团队联动导师凝聚合力、挖掘用人单位清单、走访联络实习实践就业基地……韦淑珍副书记、副院长希望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在五六月份开展,而是贯穿到学生日常培养当中;最后,她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难点做了思考,指出疫情影响、岗位受限、“慢就业”心态等是毕业生就业的重点难点,希望后续通过加强指导、深入调研、联动单位、深度参与、建构机制、专题会议助力毕业生更好就业。韦淑珍副书记、副院长强调,文信上下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招生的入口和未来的出口都关乎学院的成长和发展,全院上下要凝聚合力,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



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金银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未就业本科生的情况,一一解读每位同学的就业难点,如就业意向与专业不对口、考公考编趋向、生源地、签约流程缓慢等因素,金老师希望各位导师与毕业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大家尽快落实就业问题。



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吴洁琼分析了研究生就业情况,总结未就业的普遍原因,如考公考编意向强烈、面试政审进度缓慢、疫情导致各项工作推迟,吴老师表示后续还会持续推进研究生就业工作,帮助大家落实工作。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丽华指出大三同学的学年论文工作已启动,希望各位导师多多关心自己的学生,尽快确定学年论文主题,在达到字数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深入主题进行研究,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坚提出关于教育教学的三方面要求,一是关注研究生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设置,各位老师要增加指导量;二是要积极申报“金课”,即精品课程,这与学科评估密切相关;三是要重视研究生思政课程的申报,完成学院指标。



会议最后,学院院长黄继忠发表总结讲话。黄院长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情况,分析目前的重点难点,强调就业工作对于整个我们学院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每一位老师、每一个专业都息息相关,因此,他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方面希望各位导师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认认真真地跟指导的同学再对接一下,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会、实现优质就业;另一方面希望各位导师能为毕业生推荐合适的岗位,积极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专业关系,帮助毕业生走稳走实就业之路,缓解学院就业工作压力。黄院长指出,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大家也应积极面对困境,发挥导师力量,关心关爱各位毕业生,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撰稿 赵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