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海大学召开研究生培养专题研讨会,邀请了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同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鸿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郁惠蕾、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江松、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谢永康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昌来等共9所兄弟高校的研究生院领导和专家,就专业学位研究生目标定位与培养方案设计,专业实践与基地建设、管理,成果评价与毕业要求,以及激励引导机制设计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上海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汪小帆及研究生院副院长姚蓉、培养管理处处长毛建华等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光主持。
汪小帆副校长首先致辞,对兄弟高校研究生院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特别感谢兄弟高校对上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支持。他谈到,近些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外部形势与内生发展需求不断改革,9所高校也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实践,今天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共性问题、困境与先进做法展开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上海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光介绍了我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从上海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问题探讨三个方面展开,总结了上海大学20余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特色,介绍了专硕学位类别、规模、工作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结合具体事件、案例指出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学术专业培养界限不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不到位、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不科学、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五大顽疾亟待突破解决。
接下来,兄弟高校与会代表纷纷交流发言,各自介绍了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情况,如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专业学位改革实践、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模式、联培基地建设与管理、导师队伍建设、学生分类评价以及培养经费等内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实习实践形式,论文成果多样性与考核评价,培养激励机制,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发现,与会高校大部分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系列制度来规范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会高校也提出了一些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或困难,如核心竞争力与行业需求契合度不高、成果形式单一、导师实践育人能力欠缺、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最后汪小帆副校长总结发言,认为9所学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上的特色,值得上大学习借鉴。希望各高校就共同探索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成果形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更深入合作交流。(撰稿 万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