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盟上海大学、民盟宝山和民盟宝钢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泮池盟话”系列讲坛第6期顺利开启,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上海大学教授、原上海大学国际与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胡申生教授,作为我们本期论坛的演讲嘉宾,为我们讲述民盟先辈杨明轩的光辉事迹。民盟上海市委常务委员、宝山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宝山区主委王勇,民盟上海市委常务委员、民盟上大主委焦正和民盟宝钢主委拓西梅等盟内外各地朋友4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民盟上海大学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汪挺松教授主持。

会议开始,汪挺松教授介绍了胡申生教授的学术成果。胡申生教授是上海大学退休教师,曾任上海大学国际与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胡申生教授对上海大学(1922—1927)的校史有着深入研究,先后出版《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进新中国》、《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上海大学(1922—1927)编年事辑》等著作。
在讲坛中,胡申生教授首先介绍了民盟先辈杨明轩的生平。杨明轩(1891-1967),原名荃骏,字明轩,陕西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7岁入私塾,清宣统元年(1909)起,先后在西安府中学堂、陕西法政学堂、秦省第一中学、三秦公学读书。1913年秋,杨明轩被推荐公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同文书院。1915年夏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受陈独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影响,曾与匡互生等组织成立少年中国会和同言社,出版《工学》期刊,创办平民学校,宣传教育救国。1923年6 月赴上海大学任教并兼任附中部主任,结识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1925 年夏赴西安,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 年冬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5 月被免职并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受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通缉。1928年初被捕,在狱中严守党的秘密。1929 年8 月经教育界保释出狱,同党组织失去联系。1936 年7 月回到西安,主动和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 年春恢复中共党的组织关系,此后以学者和爱国民主人士身份在西安从事抗日民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光明日报》社社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67 年8 月22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胡申生教授在讲坛中指出,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也是上海大学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大学在党的统一战线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上海大学走出了许多民主党派的杰出领导人。曾担任过上海大学中学部主任的杨明轩就是民盟的杰出领导人。他在1963年任民盟中央主席,1965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任《光明日报》社社长。被毛泽东赞扬为“西北地区共产主义新思想启蒙运动者”、“最先进最英勇的战士和旗手”、“陕北青年的伟大导师”。
“泮池盟话”系列讲坛由民盟上海大学、民盟宝山和民盟宝钢委员会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民盟宣传主阵地建设,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的主题教育,弘扬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光荣传统,让社会各界更多了解民盟“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历史担当,激励当代盟员汲取民盟先贤精神力量,继续不忘合作初心共担时代使命。(民盟上大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