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三期“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家、校、医协同的视角”专题培训开班典礼暨首场讲座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本次培训面向全校学生工作相关人员,近100名来自各学院、书院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辅导员、学生宿舍管理员、保卫处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工作办公室人员(武装部)参与了培训。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出席了开班典礼并讲话,首场讲座特邀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医学博士、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分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赵若瑶担任主讲嘉宾,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主任孟祥栋主持。

会议开始,孟主任首先进行了开班动员,并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情况,让大家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不仅需要日常的学生工作经验,更需要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和相互的研讨,希望大家能全勤投入培训,学有所用。随后孟主任对今天的主讲嘉宾赵若瑶博士进行了介绍和欢迎。

赵若瑶博士作为本次专题系列培训的首讲嘉宾,首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析,介绍了大学生群体的生理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随后赵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专业的医学角度出发,赵老师深度剖析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的特点以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应激相关的病理内容。随后,赵博士结合实际,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特点,为教职员工更好地进行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了专业的视角。

最后,聂清副校长进行进一步的动员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聂校长强调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学生工作是在线上完成,学生工作在情感上贴近学生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方法,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一线工作老师要能够及时识别问题、发现问题并寻求资源及时解决问题。聂校长希望本次培训班能带给大家更多工作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也希望参与培训的学员在授课专家引领下,对危机干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让知识转化为行为,让学工人具有更强的工作本领;希望校心理辅导中心将本次培训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每年定期举办,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各方的密切协作和联动。接下来的两周,校心理辅导中心将继续围绕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主题,开展四次培训活动,丰富学生工作人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知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