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3篇诺贝尔奖简介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

发布日期: 2025/03/07  投稿: 王婧    部门: 期刊社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由上海大学主办的《自然杂志》刊载的3篇文章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5期转载。这3篇被转载的文章分别是《miRNA的发现之旅——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蛋白质的计算设计与结构预测》和《从电路计算到人工智能——从计算机视角看“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人工智能学者”》,均刊载于《自然杂志》2024年第6期“诺贝尔奖简介”栏目(杂志网址:http://www.nature.shu.edu.cn)。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多•安博斯与加里•鲁弗肯,以表彰其在微小RNA(miRNA)领域的卓越贡献。《miRNA的发现之旅》一文由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梁英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文强撰稿。文章不仅阐述了miRNA的经典负性调控机制及其生理功能,还深入探索了细胞核内一类新兴的核激活RNA,并展望了miRNA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蛋白质结构设计与预测领域作出决定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大卫•贝克、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朱姆珀。《蛋白质的计算设计与结构预测》一文由上海大学医学院卞月珉撰稿。卞月珉教授为我校特聘教授,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药物设计研究。文章聚焦于三位获奖者,概述了计算结构生物学领域内蛋白质设计与预测的科学根基、历史难题,以及该领域科学突破的进程与未来展望。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从电路计算到人工智能》一文由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李晓强撰稿。李晓强教授担任我校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一职,专攻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机器视觉及视频内容分析等领域。文章从计算机科学的视角,通过概述计算机诞生以来近80年的发展历程,来解读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人工智能学者的原因。

《新华文摘》是我国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而《自然杂志》是《新华文摘》的重要来源期刊之一。据统计,2019年以来,《自然杂志》有27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科学技术”栏目全文转载。转载的文章既有科技前沿解读,又有学科发展脉络梳理,内容涵盖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能源材料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体现出《自然杂志》在科学传播、价值引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自然杂志》编辑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