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12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王斌教授、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蔡荣根研究员和宁波大学余洪伟教授应邀访问理学院,并在乐乎新楼思源厅分别为我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会为理学院“当代科学前沿讲坛”第200 至202讲暨“纪念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小型研讨会”。报告会由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国宏教授主持。 广义相对论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两大理论之一,它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915年首次提出的,因此2015年也是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学院邀请了国内广义相对论学界三位著名的学者参加报告会来纪念广义相对论发表一百周年。 其中,王斌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与合作者一起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蔡荣根研究员现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是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余洪伟教授是宁波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教育部高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带头人。 首先,在上午的研讨会上,王斌教授在《超越爱因斯坦:从大爆炸到黑洞》的报告中,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广义相对论诞生的物理背景,随后通过讲述宇宙学和黑洞物理研究历史以及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向大家介绍了为什么当代物理学家需要突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去探索宇宙学的奥秘,最后王斌教授还从宏观上介绍了未来我们国家在宇宙学领域研究的发展计划。 在下午的会议中,蔡荣根研究员首先做了关于《铁磁/顺磁相变的全息模型》的报告。蔡荣根研究员首先简单介绍全息对偶的一些物理背景和基本概念,随后讲述了人们是如何通过全息对偶将凝聚态物理和引力理论这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最后蔡研究员介绍了他们最近的关于如何通过引力去构建铁磁/顺磁相变的全息模型,从而更好的理解铁磁/顺磁相变这个凝聚态物理中的重要现象。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个报告,余洪伟教授在名为《模拟黑洞外量子动力学的类比系统》的报告中介绍了如何通过量子开放系统来研究引力的量子效应。余教授首先介绍了开放量子系统和黑洞热力学的相似性,随后介绍了利用研究黑洞外部基本量子系统的动力学,发现黑洞外部基本量子系统的行为和稳态非热平衡介质外部两能级原子的行为类似。最后余教授展望了利用超导材料和超导量子线路构成类比系统在实验室中检验黑洞霍金辐射的可能性。 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全体师生、理学院部分教授及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在三场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认真聆听,并就相关问题向三位专家请教,三位学者都耐心详细的做出了解答。整个讲座深入浅出,气氛轻松,使同学们了解了当前科研的最新动态,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内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