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揭牌仪式暨《青少年诗词》创刊、诗词创意写作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学海厅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市教委、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以及上海大学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共5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文科处处长曾军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中华诗词学会范诗银先生,诗词中国总策划、中国出版集团中版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包岩女士分别致辞。
段勇向莅临本次揭牌仪式的上海市教委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大学申报的“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获批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研究院自主传承中华文化独特优势的重要成果,是上海大学文科发展在该领域的巨大突破,基地有效整合中华古诗文吟诵艺术教育、中华古诗文创作艺术教育、诗礼文化当代传承等内容,为推进当代文化建设不懈努力。
倪闽景代表上海市教委向上海大学及文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上海大学以此次基地揭牌为工作契机,切实肩负起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积极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华诗词学会范诗银先生希望上海大学能把握机遇,推广诗词文化、推进诗词吟诵和创作,让更多的人能在诗词的文化氛围中享受到诗意的美感,从而品味古典诗词与诗礼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格操守与家国情怀。
诗词中国总策划、中国出版集团中版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包岩女士谈到,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全球的重要文化软实力,诗词创作与传承应该要从青少年抓起。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在上海大学的揭牌和《青少年诗词》在上海大学的创刊,将推进诗词的创作与研究,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后,两项揭牌仪式隆重进行。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新先生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为“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揭牌,研究院院长邵炳军和副院长姚蓉受牌。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陈克宏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为“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揭牌,基地主任邵炳军和副主任姚蓉受牌。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诗礼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姚蓉致答谢辞,她感谢上海市教委领导和上海大学党政领导的悉心栽培和大力支持,感谢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等校内外各级学术单位、学术团体的鼎力协助与密切合作,感谢上大文学院、诗礼文化研究院、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团队和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师生员工们的全力投入和无私奉献,并表示,将争取把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最后,姚蓉女士深情吟诵《诗经·木瓜》篇。

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在上海大学正式挂牌,代表着上海大学的文科发展与建设的新进展。我们相信在校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将为丰富校园文化、传承中华诗文经典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供稿人:谷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