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等离子体物理专家李建刚院士应邀访问我校理学院

发布日期: 2019/10/30  投稿: 龚惠英    部门: 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25日,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和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上海大学Physics Colloquium 暨研究生院“泮池讲坛”学术报告在宝山校区J楼201室举行。主讲人是等离子体物理、超导核聚变专家李建刚院士。李院士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上海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盛万成代表校方致欢迎辞,简要地介绍了上海大学和理学院的基本情况,欢迎李建刚院士来到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泮池讲坛”。盛书记由衷地感谢李院士对我校的高温超导研究的关心和对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支持和引导我校蔡传兵教授高温超导团队加入中科院牵头的实用化高温超导产学研联盟, 亲自指导我校积极介入下一代高温超导磁体材料与服役行为研究的国家战略研发计划中。

学术报告由物理系敖平教授主持。李建刚院士就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为引,别开生面地以科幻电影场景中的核聚变应用引起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浓厚兴趣。随后,李院士讲述了国际磁约束托卡马克的发展,回顾了我国磁约束聚变的发展历程,以及跨国界的“人造太阳”ITER计划和中国的承担部分。李院士还介绍了由中国主导设计和研制的下一代超导聚变堆CFETR项目,将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李院士还指出尚存在诸多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亟需攻克,需要全中国聚变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力量共同努力。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气氛活跃,谈到了装置维护与小型化设计、等离子体约束时间、超高温度测量、与高温超导材料的交流损耗等问题,李建刚院士仔细回答了每个问题。

最后,敖平教授盛情邀请李院士再到上海大学做更专业和深入的主题研讨,得到了李院士的积极回应。李院士同时鼓励和欢迎大家开展可控核聚变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并期待上海大学高温超导材料研究能有所突破,为可控核聚变提供关键技术支持。